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背景与目的 钙黏蛋白在维持正常上皮细胞的连接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皮钙黏蛋白是钙黏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其表达降低可能与人类癌症的侵袭和去分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NSCLC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RT-PCR方法检测53例NSCLC标本、46例癌旁肺组织、5例肺部良性结节性病变组织中表皮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手术、病理和影像学结果判断有无转移并确定分期,分析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皮钙黏蛋白mRNA在NSCLC和癌旁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3%(24/53)和45.7%(21/46),P>0.05;低分化、晚期、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NSCLC,其表皮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5个月和46个月,其表达量与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E-cadherin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分化及病理分期有关,但无证据表明其能影响NSCL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30天内发生的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3例(24.26%)出现术后并发症,围术期死亡5例(3.68%).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类型(P=0.041)、术侧(P =0.014)、出血量(P=0.010)及手术持续时间(P =0.009)是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类型(HR3.158,95% CI 1.248~7.992,P=0.015)和手术持续时间(HR2.508,95% CI 1.035 ~6.080,P=0.042)为良性病变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后伴有高并发症发生率.但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科学合理进行围术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全肺切除仍然可以作为良性肺疾病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58岁.反复咳嗽、咯血3个月.胸部CT示气管下段肿物(图1).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下段左后外侧壁(距隆凸约3.5 cm)有一类圆形肿物,约1.7 cm大小,质硬,表面凹凸不平且血供丰富,有蒂与气管后壁相连,活动(图2),易出血.活检病理仅见纤维组织和炎症细胞侵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用Kaplan-Meier法与COX比例风险模型回顾性分析2000~2002年经术后病理诊断的细支气管肺泡癌68例患者。[结果]TNM分期(P=0.043)与淋巴结转移(P=0.04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I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67.7%,Ⅱ期患者为38.9%,IIIa期患者为22.2%。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2.4%,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为64.6%。手术后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1.7%,未化疗患者为49.0%。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只有TNM分期(P=0.017)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肺叶切除术是治疗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有效方式,TNM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而术后辅助化疗对病人预后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住院医师、带教教师和管理人员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价及建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其考核评估模式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上海市住院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学员、带教老师和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分别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86人参与问卷调查,其中学员338人,带教老师13人,管理人员35人。调查结果显示,3组人员在年龄、职称、最高学历、带教几名学生合适、最高学历专业类型、临床工作与理论/技能学习的时间安排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目前培养目标以综合型人才为主67.88%(262/386),89.12%(344/386)的人员赞同双向评价,且认同每季度1次双向评价频率比例最高41.97%(162/386),77.72%(300/386)的人员认为学员个性化管理很有必要,且导师-学生间、管理人员-学生间联系均较少。学员认为需强化对导师/培训员的考核制度,认可导师学员进行双向评价,并建议考核结果与绩效能挂钩,建立奖励机制,调动积极性;带教老师认为双向评价基础上需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管理人员认为需加强学员、带教老师和管理人员三方人员沟通,建议教学方式和考核多元化。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需合理利用带教老师和学员的双向评价体系,双方合理评价,管理人员参与监督,促进共同成长;教学、沟通方式和考核制度需进一步改进优化,以提升教学质量和保障住院医师规培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