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托吡酯快速加量法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寻找妥泰治疗抽动障碍较有效的方案.方法 将多发性抽动症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以较大剂量及快速加量法治疗,观察组以常规方法用药及加量.治疗期间每周定期门诊复诊和电话联系方式了解病情及指导调整用药方案.结果 治疗组2周内有效率为85.6%.对照组有效率为72.5%.有显著性差异.4~8周内有效率治疗组为87.8%,观察组为8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61,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快速加量法治疗抽动障碍早期效果显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儿童肺部感染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均接受电子支气管镜联合M SCT三维重建,评估电子支气管镜联合M SCT三维重建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检查与电子支气管镜的肺部感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查的肺部感染阳性率高于MSCT三维重建(P<0.05)。送检50例支气管肺泡灌液中检出病原菌53株,其中分离的病原菌中前4位依次为腺病毒22.64%、支原体18.87%、合胞病毒16.98%、流感病毒15.09%。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联合M SCT三维重建应用于肺部感染患儿诊治中,有利于提高肺部感染检出率,为患儿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早期诊断儿童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血清学检查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排除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11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经痰细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并排除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9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24小时内查外周血血常规、ESR、CRP.观察两组WBC、ESR、CRP的增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支原体感染组的WBC增高例数比细菌感染组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支原体感染组的ESR增高例数比细菌感染组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支原体感染组的CRP增高例数与细菌感染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WBO计数、ESR在早期分析鉴别支原体感染或细菌感染中有实用价值,CRP检测在两者鉴别中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脑电图在手足口病各期及对重症早期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指南的标准进行手足口病分期(Ⅰ、Ⅱ、Ⅲ、Ⅵ)诊断,据分期将患儿分为3组:Ⅰ期为轻症组、Ⅱ期为早期重症组、Ⅲ、Ⅵ期为危重症组。分别检测3组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波,并进行比较。结果该研究发现早期重症组患儿的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及联合检查的异常率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显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图检查可作为早期诊断重症手足口病的方法;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在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做某一项检查各自没有优势,但联合检查与单做某一项比较,能明显提高异常的检查率(P 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图联合使用有利于及时发现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体液免疫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哮喘治疗,丹参组患儿另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B细胞、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丹参组总有效率高达98%,与对照组的7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比例及NK细胞亚群均有显著升高,B细胞比例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患儿的数值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稳定免疫系统功能,改善临床表现,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三维重建对病因可疑的小儿喘鸣或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有喘鸣或喘息、怀疑误诊的患儿行 MSCT 三维气道重建检查,对照检查前后的诊断。结果18例患儿经 MSCT 三维气道重建检查后,原诊断为先天性喉喘鸣的9例中,于检查后发现为气管狭窄2例,支气管狭窄1例,喉蹼2例,胸腔内脂肪瘤1例;原诊断为婴幼儿喘息的7例中,于检查后发现为气管支气管异物3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原诊断为先天性喉喘鸣伴婴幼儿喘息1例,于检查后发现为气管软化伴支气管狭窄联合畸形;原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1例,于检查后发现为 H 型食管气管瘘。发现误诊13例,误诊率72.22%。结论MSCT 三维气道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气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对明确小儿喘鸣或喘息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减少误诊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研究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83例,采集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783份标本分离出细菌19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7株(51.05%),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93株(48.95%),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敏感,对红霉素高度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复方新诺明仍较敏感,对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非常敏感,对头孢唑啉、红霉素高度耐药.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非常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仍较敏感,对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对第二、三代头孢也有一定的耐药.结论:应根据本区域近期病原菌谱及药敏情况选择合适抗菌药物,在病原菌未明确的小儿呼吸道感染可首选苯唑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耐药性较强的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或碳青酶烯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