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影细胞性青光眼误诊为眼内炎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血影细胞性青光眼误诊为眼内炎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挫伤性前房出血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治疗不当,产生并发症,将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功能。我科从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治挫伤性前房出血56例,均未产生任何并发症。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龄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的关系。方法:对13岁同龄学生240人,480只眼根据散瞳后屈光度进行分组,对各组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以轻中度为主,占7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之间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垂直曲率总体差别有显著性(P<0.05)。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曲率、玻璃体腔长度有相关性(P<0.05),近视屈光度与晶体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水平曲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13岁同龄青少年中、高度近视主要是眼轴过长引起的,而轻度近视的产生与眼轴无明显关系。眼角膜垂直径屈光力增高可能是形成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庆华  刘雅馨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509-4510
至今,乙型肝炎仍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它是嗜肝HB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据专家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HBV,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3.5亿人,每年有75万人死于HBV感染引起的疾病.在我国,HBV流行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5.
6.
为探讨青少年近视的发病机制,2006年10月~2008年1月,我们观察了240例(368眼)13岁近视患者散瞳前后屈光度、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变化.现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和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抗体防治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的分子机制,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于TGF-β1抗体和PDGF抗体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24h后,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观察细胞L型钙通道。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浓度TGF-β1抗体、PDGF抗体及其作用的先后顺序和二者作用的时间间隔对肝星状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TGF-β1抗体、PDGF抗体及其作用的前后顺序对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有显著件(P〈0.05),两因素作用的时间间隔对结果影响无显著性(P〉0.05)。结论 TGF-β1抗体和PDGF抗体均具有防治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调节肝星状细胞L型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8.
屈光性视疲劳所致的儿童眼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馨  杨娟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387-3388
目的:观察儿童视疲劳产生的眼部一系列症状,分析儿童频繁瞬目的原因,探讨诊断及矫正方法。方法:对58例患儿进行视力、外眼、内眼、眼底、眼位、眼球运动、注视性质等眼部检查。在排除眼部及精神疾病外,对于阅读或精细作业后,所出现的频繁眨眼病例进行屈光状态诊断性验光,1%阿托品眼膏散瞳,客观检影验光结合主观插片法。结果:在频繁眨眼的患儿中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远视或远视散光,屈光度为+1D~+6D之间,眼位大部分为正位,少数存在内隐斜视和弱视。对于病理性屈光、远视度数较大或有明显散光的患者,通过配戴适度的远视眼镜,视力提高;轻度远视患者可在阅读时配戴适度的凸透镜或治疗中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滴睫状肌麻痹剂,经以上治疗患儿频繁眨眼的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视疲劳往往引起儿童频繁眨眼等眼部症状,视疲劳与屈光状态有关,屈光不正远视居各种屈光性眼病的首位。因此,远视和散光以及过多用眼是引起儿童视疲劳的主要原因,而视疲劳在儿童又多表现为眨眼频率增加,眼科医生应有足够的认识,以保证幼儿及学龄儿童视觉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早期局部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是指发生于新生儿期 (出生至 1个月 )的一种急性泪囊化脓性炎症 ,并发周围结缔组织的蜂窝组织炎 ,多为新生儿泪囊炎 (先天性泪囊炎 )的急性发作[1] 。临床治疗急性泪囊炎多采用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热敷等 ,轻者可望消散。若形成脓肿则切开引流 ,待急性炎症完全消退后 ,再做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但新生儿急性泪囊炎 ,由于特殊的发病年龄 ,特殊的致病因素 ,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往往不理想。我院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3月收治 2例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患儿 ,我们采用局部泪道冲洗 ,必要时泪道探通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56例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早期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馨  高庆华 《山东医药》2008,48(8):102-103
2000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共收治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5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56例挫伤性前房出血患儿,男48例,女8例;年龄1.5~11岁,平均7.5岁.致伤原因为玩具枪弹伤、拳击伤、硬物击伤、跌伤等,受伤至就诊时间为0.5 h~1 d,均为单眼受伤,其中右眼40例,左眼16例.前房出血分级:少量积血(无血液沉积层,仅有循环血液)5例,Ⅰ级(液平<1/3,位于瞳孔缘下)20例,Ⅱ级(液平1/3~1/2,超过瞳孔缘下缘)18例,Ⅲ级(液平﹥1/2~接近全部)8例,Ⅳ级(前房全部积血)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