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患者男性,8岁,反复频繁活动后心悸。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心脏X线三位片示:右位心伴右心室扩大,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镜像右位心伴右心室肥大。心电图示(附图为1/2电压)窦性P波顺序发生,P-P 0.72—0.88s,P-R=0.18s,QRS时间0.12s,心电轴约+30°。P波Ⅰ、Ⅱ、aVF、V_(3,5)倒置,Ⅲ、aVR、V_1、V5R直立,aVL平坦,V_2双相。QRS波群:Ⅰ呈rsR’,aVL呈QR,R/Q>1,Ⅱ呈Rs,Ⅲ  相似文献   
2.
注液摇篮体位CT对胃癌手术评估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以水作对比剂的摇篮变换体位CT检查对胃癌手术评估价值。方法:128例胃癌病人口服温开水,低张法使胃囊充盈应用摇篮技术行CT检查,进行术前CT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28例胃癌中108例术前CT分期与术后临床病理分期相吻合,准确率84.4%。11例(8.6%)CT分期低于临床分期,而9例(7.0%)CT高估。CT分期对胃癌手术切除评估准确率93.8%(120/128)。<1.0cm和≥1.0cm肿大淋巴结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76.9%。根治术后送检的197个淋巴结中,CT发现167个淋巴结,敏感性为84.8%(167/197);在112个阳性淋巴结中,有98个CT提示转移,特异性为87.5%(98/112)。结论:以水作对比剂摇篮CT扫描明显提高了胃癌术前分期准确率和手术切除评估符合率,尤其对显示肿块与周围组织器官结构的关系及肿大淋巴结摇篮体位扫描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刘长才  李富全 《海南医学》2002,13(10):95-96
例 1男 15岁 ,自述 10天前患左胫前部及背部脓疱 ,抗炎治疗好转一周后突发高热气急 ,胸疼 ,曾按“败血症”处理无效 ,胸片疑“纵隔淋巴瘤”转来我院。PE :T39.6℃ ,P96次 min ,R2 5次 min ,一般状况差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律整 ,心界略大。左胫前及胸背部各有一结痂的化脓性灶 ,余 (一 )。化验室检查 :血RT :Hb12 0g L ,WBC36 .5× 10 9 L、N90 % ,L6 %、,M3%、E1%。胸片示上纵隔增宽 ,见突向两肺野的半弧状肿块影 ,横径达9cm ,边界清晰 ,密度均 ,部分于心影重迭 ,髂穿符合感染像 ,诊断 :①纵隔感染 ,②纵隔淋…  相似文献   
4.
由于MR高分辩率,尤其对脊椎转移瘤的检出和鉴别MR更具独特作用。本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8例恶性肿瘤伴脊椎转移患的149个病变椎骨MR扫描图。现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CT与MRI扫描,探讨翼腭窝(pterygopalatllle fossa,PPF)病变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病理或临床证实的PPF病变72例,行常规CT及MR扫描.结果PPF继发肿瘤占88.9%,原发肿瘤占2.78%,非肿瘤占8.32%.继发恶性肿瘤占继发肿瘤的92.06%,其中鼻咽癌占43.10%,上颌窦癌占34.48%(P<0.05).继发恶性肿瘤均破坏骨壁直接或间接侵犯PPF,骨破坏多呈溶骨性,周围组织及窝内脂肪呈浸润性受侵,边界不清;2例原发良性肿瘤均使PPF明显扩大,并见压迫性骨破坏,T2W MRI示边界清楚.受侵PPF内脂肪在CT或MRI上变模糊,部分或全部消失为软组织密度影所替代.结论PPF病变以肿瘤为主,鼻咽及上颌窦癌最常见;PPF骨壁破坏及其内脂肪模糊、消失为其受侵的指征;PPF病变检查以CT横断扫描为主,MRI对病变的诊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8岁,肺心病入院。因病人发生心衰,遂在心电监测下使用小剂量洋地黄,10分钟后心电图示:窦性P波消失,代之形态间距、振幅均齐的F波,频率214次/min,呈2:1-4:1房室传导,F-R因隐匿性传导而略不等,心室率125次/min,QRS0.18s且形态畸形。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性,19岁。临床诊断:心律失常。ECG 检查(附图)示窦性 P 波顺序发生,P-R0.08s,QRS 时限0.16s,QRS 波的起始部可见δ波,V_1导联主波向下.V_5导联主波向上,aVL 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手段,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单纯的CT平扫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而CT增强扫描更具有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别及帮助定性诊断的意义,其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选择毒性小、显影效果好的理想对比剂是CT工作者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对两种对比剂中的几种造影剂在螺旋CT扫描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例1 患者男性,36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就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P波规则,P-R0.15s,心电轴左偏约—30°,Q-T间期正常。图中可见室早,配对间期0.32s时呈单发,当配对间期为0.28s、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