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但不是人人都能长寿。长寿与许多因素有关,遗传、饮食、环境、运动、生活方式、心理、机体状态都能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与长寿。而心理健康对人能否长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1心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情绪、情感是心理变化的表现形式,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体验的性质看,它们存在着肯定的(如愉快)和否定的(如愤怒)两极。情绪、情感对个人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当一个人处于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时,体内多种腺体的分泌活动处于适度的平衡,机体内部十分协调,使人感到身心愉快。这种良好的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为营养干预措施及政策制定提供数据信息及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抽取了3个城市监测点和4个农村监测点。采用食物称重法和3天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居民食物消费量数据,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计算营养素摄入量,并计算每标准人日食物消费量。结果对42个居委会1 260户总计3 276人进行了膳食调查。四川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为粮谷薯类适中;畜禽肉类、食用油和食盐过量;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鱼虾、蛋类、奶及其制品类的总体摄入量较低。膳食中脂肪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范围,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为295.39 mg/标准人日,仅达到平均需要量的45.4%,存在摄入不足风险。钠的摄入量为4 726.56 mg,远超过适宜摄入量,存在摄入过量的风险。结论四川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应加强营养知识宣教,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生物强化高β-胡萝卜素甘薯对儿童维生素A营养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通过生物强化技术培育的高β-胡萝卜素甘薯对儿童维生素A营养的改善作用,探讨解决人群维生素A缺乏的新途径。方法抽取四川省某县2个乡111名3~10岁维生素A缺乏和边缘性缺乏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血清维生素A水平随机分为干预组(n=56)和对照组(n=55),干预组每人每日食用高β-胡萝卜素甘薯(110g,β-胡萝卜素含量为52.8μg/g),对照组食用等量当地普通甘薯(β-胡萝卜素含量为2.3μg/g),干预期56d;干预前后分别对受试者进行24h膳食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清维生素A含量,干预期间记录儿童膳食和患病情况。结果最终样本量为98人(干预组49人,对照组49人);干预期间儿童膳食和疾病情况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117μg/L)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58μg/L)(P<0.01);维生素A缺乏改善率干预组(63.3%)明显高于对照组(42.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强化高β-胡萝卜素甘薯能明显改善维生素A缺乏儿童的营养状况,这可能成为解决儿童维生素A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防治维生素A缺乏病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在4所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学,以维生素A缺乏(含边缘性缺乏)的142名3~12岁农村儿童作为试验对象,按均衡原则配对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72人,对照组70人。干预组采用高β-胡萝卜素甘薯,对照组采用普通甘薯,干预时间各为50d。结果经过50d干预后,干预组维生素A缺乏率明显下降,对照组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没有明显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P<0.01);干预组干预前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68.1%,干预组干预后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结论食用高β-胡萝卜素甘薯可以防治儿童维生素A缺乏,降低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对6~24个月的婴幼儿进行干预,补充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减少婴幼儿疾病发生情况,改善地震灾区婴幼儿营养状况.探讨运用营养包改善婴幼儿健康的有效机制.方法 采用营养包对项目县6~24月龄婴幼儿进行营养补充,实施营养宣教.项目干预周期18个月.对象为汶川、理县、茂县、青川与彭州(9个乡镇)6 ~24月龄的婴幼儿,共计8 700人.并选择了彭州与青川县进行营养包生物学监测,每县目标人群人数应对300名6~24个月婴幼儿进行监测,抽样方法以PPS的方式在干预的人群中来选择儿童,监测项目包括:身长、体重、血红蛋白.并对其中120人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每6个月进行1次生物学监测,直至食用营养包18个月后进行末次监测,共4次.结果 从四川省5个县的营养包发放与依从情况来看,发放与依从率较好,发放率为93.52%,依从率为96.72%.第1次生物学监测(2010-05),两县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都较高,11.99%,低体重为4.4%,消瘦为1.52%,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44.31%.第2次生物学监测(2010-11),其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与第1次监测相比变化不大,但贫血率有明显的下降,由44.31%下降到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5,P<0.01).结论 汶川地震灾区婴幼儿营养改善项目降低了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改善了项目区5个县婴幼儿的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区社区居民膳食摄入情况,为制定干预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对成都市金牛区随机抽取的6个社区共180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人群能量、蛋白质摄入为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RNI)的80%左右,碳水化合物为RNI的56%,脂肪超过RNI约40%.VitB6、叶酸低于RNI的20%,VitC、VitA、核黄素、硫胺素低于RNI的60%,烟酸符合RNI标准,VitE超过RNI约40%.钙摄入不足RNI的52%,锌、钾、硒、镁、铁、铜摄入在RNI的75%以上,钠分别超过RNI 156%.结论 本次调查人群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量;绝大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B族和钙摄入不足.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爱卫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方案》要求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枯、丰水期水质进行检测。结果监测的1958个工程中,地面水以水库、溪水和江河水为主,地下水以深井为主。水样检测完成率为86.49%,有2290份水样合格,合格率为33.81%。其中出厂水合格率为34.48%,末梢水合格率为33.12%;出厂水枯水期好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P〈0.01);枯水期与丰水期末梢水水质无统计学意义(P〉0.05),19项检测指标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其余指标合格率均大于90%;消毒剂余留量出厂水合格率为23.43%,末梢水合格率为34.26%。结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处理工艺不完善,尤为突出的是无消毒设施,水质合格率较低,以微生物超标为主。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彭山县小学生贫血综合营养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综合营养干预小学生贫血的效果。方法 在彭山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 3所小学的 9个班 4 91名年龄为 9~ 10岁的学生进行包括传授营养知识和添加富铁饮品的贫血综合营养干预活动。结果 研究表明 ,综合营养干预活动可以降低小学生贫血患病率 ,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改变他们不良饮食习惯与行为。结论 综合营养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学生贫血患病率 ,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是降低小学生贫血的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彭山县抽取了3所小学,每个小学再抽3个班的9~10岁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小学为综合干预组;第二小学为单纯干预组;第三小学为对照组。结果项目研究表明,彭山县学生牛奶行动计划可以降低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他们不良饮食习惯与行为。  相似文献   
10.
林黎  曾果  刘祖阳  颜玲  冯敏  杨建宏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76-677,679
目的了解四川农村儿童膳食营养状况,为农村儿童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某县3个乡514名3~10岁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并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标准,评价膳食能量和各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调查对象膳食以粮谷类、蔬菜水果类为主;能量达到80%RNI者占18.5%,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分别为67.2%,20.4%和12.4%;蛋白质达到80%RNI者占11.7%,钙和铁摄入量达到80%AI值者分别为0.9%和36.2%。锌和视黄醇摄入量达到EAR值的儿童分别为12.4%和17.9%,铁和视黄醇均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结论四川农村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普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