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医学成人教育生源已由在职生为主演变为未参加工作的应届生占有很大比例。根据生源结构特点,作者提出医学成人高校应采取成高与职高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扩大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12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及有关病史资料作了岭回分析。结果表明,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患合并症、发病入院时间间隔和梗塞部位等五项因素是影响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发生于Q—T间期延长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速,其血液动力学影响介于单源性室速与心室纤颤之间,常伴阿一斯二氏综合征发作,病情凶险,易猝死。现报告一组31例的临床资料,并对Tdp的临床治疗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值此世纪之交,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时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势必对教育产生全面影响。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中国成人教育向何处去,正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医学成人专科教育占了较大的比重.全国已有41所医学成人高校和114所普通高校开设医学成人专科.当前,我国医学成人专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基本上是由各校自行确定的.各自的医学成人专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否适宜,制定全国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都是全国医学成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为了给这项工作提供客观的资料和科学依据,我们在卫生部科教司直接组织下对全国26所医学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院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先后推出了教学改革十点举措:1.实行跳级制,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2.试行试读制;3.开设选修课,试行学分制;4.实施考教分离,加强教学质量控制;5.教师工作考核实行“教分制”;6.制定和实施督导制;7.实行三级考核,确保教学质量;8.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9.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建设,10.成立教学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监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的因素,作者对124例紧缩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及有关病史资料作了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患合并症、发病—入院时间间隔和梗塞部位等五项因素是影响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前是心脏复苏与起搏技术早期探索阶段。1929年诞生了第一个人工心脏起搏器。之后,人工心脏起搏器不断改进。从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科学技术革命和人类观念的转变对医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缬沙坦对低浓度CRP诱导的单核细胞IL-6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缬沙坦对低浓度C反应蛋白(CRP)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观察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观察CRP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6的时间及剂量效应,其峰值与缬沙坦抑制剂组比较.结果:CRP刺激单核细胞IL-6合成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5mg/L CRP诱导IL-6合成开始的时间是4h,在24h达高峰,其峰值是(698±52)ng/L.不同浓度缬沙坦(1×10-6mol/L~1×10-3mol/L)能抑制5mg/L CRP诱导的单核细胞IL-6合成.结论:缬沙坦可用于轻度炎症时抗细胞因子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和脂多糖(LPS)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kB(NF—kB)活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探讨CRP/NF—kB在动脉粥样硬化(AS)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观察CRP和LPS致单核细胞NF—kB p65活化的时间效应,ELISA法观察IL-6产生的时间效应。结果:CRP和LPS刺激单核细胞NF—kB活化呈时间依赖性,开始活化的时间在刺激后30min,高峰分别在2h与1h;CRP和LPS刺激单核细胞合成IL-6呈时间依赖性,开始合成的时间分别在刺激后4h与2h,高峰在24h,其合成出现在核因子-kB活化后。结论:CRP和LPS激活单核细胞NF—kB信号途径,并诱导IL-6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