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作为细胞遗传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化学诱变、辐射损伤、抗放药物筛选等方面。在辐射损伤的研究中,目前被认为是评价长期小剂量职业受照者细胞遗传学变化的重要指标。1988年国家公布的放射病诊断标准中提出,本测定可作为生物剂量估算的指标和慢性放射病诊断的参考指标。为了做好放射工作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遗传学的进展,一些研究指出,诱变剂与细胞核DNA呈共价结合。可使其在复制过程中出现突变;对接触诱变因子的个体和细胞多年培养的研究表明,在离体和活体内诱发的染色体结构改变,人体淋巴细胞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示物。染色体结构的变化是遗传物质损伤的一个能观察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近发展起来的次黄嘌呤一鸟嘌呤转磷酸糖基酶位点(HPRT)检测是一种快速、灵敏测定人体细胞突变的方法,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抗6-硫代鸟嘌呤(6-TG)突变体是在HPRT基因位点上的突变细胞,具有稳定的6-TG表型。当胞体中HPRT基因改变时,通过检测人体外周血中抗6-TG细胞出现的频度,就可确定体细胞的突变频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超重下鱼体的早期发育和耳石变化,探讨了脊椎动物前庭系统对超重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 斑马鱼受精卵在受精后10 h分别置于1 G和5 G重力环境中,观察鱼体发育状态和耳石的形态;使用Zeiss软件比较1 G和5 G下耳石大小;使用EDAX检测耳石微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结果 1)斑马鱼从鱼卵向早期仔鱼发育过程中超重环境影响仔鱼发育,耳石形态在初期显著变大(P<0.01),其后耳石变小;2)EDAX检测表明,耳石中S和Sr含量升高,Na和Ca的含量减少;3)出现矢耳石与微耳石融合的现象.结论 超重环境影响斑马鱼早期发育,耳石的形态与微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导致耳石的功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模拟微重力下微藻细胞的脂质过氧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从胁迫的角度为微重力影响质膜的结构和功能提供直接的证据。方法:以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根据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与硫代巴比妥酸(TBA)的定量反应测定MDA含量,用电导仪检测细胞电解质的外渗率,结果:在模拟微重力胁迫下,两种蓝藻-鱼腥藻和集球藻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不断积累,同时细胞膜的透性相应增大,结论:模拟微重力与其它胁迫因子有着相同的共性,对没有特殊重力感受结构的单细胞而言,质膜是重力的感受部位。  相似文献   
6.
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小型水生闭合生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以小球藻和澳洲水泡螺构成二元水生封闭生态系统(closed aquatic ecosystem,CAES),研究微重力对此二元系统运行的影响。方法设定了空间1G对照、地面1G和1.4G(离心机)条件利用遥测方法对搭载于“神舟”2号飞船的CAES系统进行了跟踪,获得微重力及各种对照条件下该系统运行的数据。结果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生产者小球藻的生物量日变化较大,每天的生物量平均值在飞行中表现为递减趋势,而3组对照的生产者生物量日变化较小,2个1G对照组每天的生物量平均值表现为一定的增长后趋于平衡,1.4G实验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微重力实验组和1.4G实验组与1G对照组的差别有可能是由于在改变重力环境下消费者澳洲水泡螺的代谢活动增强和生产者自身的代谢活动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辐射诱发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作为早期诊断辐射损伤的一项指标,已被人们所证实。离体人血在一定剂量的γ射线照射下,通过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分析,探讨辐射剂量和畸变率的关系,为今后利用这一指标进行事故剂量分析提供依据;同时,为建立本实验室条件下的染色体畸变量与照射量之间的“刻度曲线”,用来估计受事故照射人员的吸收剂量。我们于1982年7月~12月对离体人血用~(60)CO—γ线进行了8个不同剂量组的照射,现将实验方法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空间飞行及辐射对微藻光合系统的影响.方法 利用卫星搭载空间飞行、钴60的γ射线照射及地面对照黑暗培养微藻葛仙米,测定其存活率、光合活性、光合系统色素及观察藻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空间飞行和射线处理后的微藻其存活率、光合活性发生显著降低,捕光色素明显降解、光合片层结构出现异常,同时空间飞行后微藻细胞外诱导出较厚的胶被.结论 空间飞行及辐射均对微藻的光合系统产生损伤,但微藻可以通过结构上的改变对其进行适应.  相似文献   
9.
宁夏157名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157名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当低的的染色体畸变之类型中,以无着丝点断片为主要类型,占畸变的75%,与国内有关报道相符;染色体畸变率有随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工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染色体畸变率≥2%能否作为一种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损伤征兆来评价,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滇池蓝藻水华控制试验区及水华暴发严重的海东湾和马村湾等12个样点进行了为期2年的逐月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同时分析了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对各样点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试验区整体上叶绿素含量很高,在0.011mg/L到1.359mg/L之间,各样点叶绿素a含量时空分布比较大,夏秋季含量比较高,冬春季稍低,从样点上看最高值基本上出现在污染严重的海埂湾样点,并且各样点TSI均在79以上,显示为重富营养化水平;影响各样点叶绿素水平的显著相关因子各不相同,其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pH值均对其影响不显著,DO值只对受造纸厂污水污染的24号福保湾样点有显著影响;湖区各样点对叶绿素a有显著影响的理化因子各不相同,但水温、总氮、总磷表现为正相关,透明度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