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网络系统康复训练与健康教育对脊柱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10例脊柱术后社区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级诊疗网络系统康复训练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VAS、 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 WHOQOL-100评分、掌握康复护理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分级诊疗网络系统康复训练与健康教育能减轻患者的脊柱术后疼痛,增强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水痘疫苗预防2~5岁儿童患水痘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企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1-12月接种水痘疫苗的960例2~5岁儿童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900例同龄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水痘发生率,记录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水痘发生率为0.21%,低于对照组的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疫苗保护率为88.89%;观察组儿童接种疫苗后,有5例出现局部发红、疼痛和一过性皮疹,均自行消退。两组间皮疹症状、皮疹密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痘疫苗保护率较高,可有效降低2~5岁儿童的水痘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在社区服务模式下进行心理保健服务已建立了一种整合社会资源的机制,其服务内容和方式在向职业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趋向于成熟[1-4].而在国内,一些城市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5],但整体上说研究的突破性不大.在此背景下,本院创建了"六位一体"社区服务模式,探索了一种具有三级防治功能的心理保健服务体系.本研究针对此模式对妇女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儿童孤独症父母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42名儿童孤独症父母进行为期1年的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健康调查表(SF-36)和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明显减轻,患儿父母的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CSQ四个维度(自责、求助、幻想、合理化)得分显著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缓解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和改变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袁(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随机对324例心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分别考察心理症状、生存质量与常模的差异性,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常模相比各项心理症状因子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生存质量领域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01或P〈0.05)。心理症状各因子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均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问题,而且心理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应以“患者体验到较多的幸福感一然后症状缓解一最后社会生活能力得以提高”这3个相互关联的连续阶段作为疗效标准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妇幼心理卫生现状及其社区干预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国内外妇幼心理卫生状况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考察,发现众多研究均认为妇幼人群的心理卫生问题存在着普遍性与严重性。并从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的角度考虑,总结了国内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特点,显示出发达国家在心理保健工作方面起步很早,至今,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职业化、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已相当成熟;而我国就妇幼心理保健的研究与实践并未普及与深入,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进展缓慢,突破性不大。根据这些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应积极开展对妇幼人群心理卫生的防治工作,通过社区的途径,在整合社会资源的条件下推进妇幼心理卫生的三级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联法结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用药方案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果胶铋四联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应用辨证中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略高于对照组的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96.0%略高于对照组的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完全愈合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联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胃溃疡,可提高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行综合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采用1:1配对法获取试验组与对照组样本(31对),通过为期10个月的医院与家庭、药物与非药物的综合干预,从考察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总分、F90.0阳性症状数的差异判断干预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和阳性症状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分别为t=-1.08和t=-2.01,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和阳性症状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分别为t=-8.71和t=-6.20,P〈0.001)。试验组自身前后比较在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和阳性症状数方面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分别为t=21.63和t=20.97,P〈0.001)。结论干预后试验组的行为问题水平、阳性症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也优于干预前的自我水平,说明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模式在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家庭肠内营养的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中4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腹泻,4例出现腹胀,2例出现便秘,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社区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家庭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GTD时间管理对提高产后护理家庭访视效率的作用,探讨提高社区护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2012年对东莞市某镇社区产妇开展护理家庭访视,从2012年7月份开始实施GTD时间管理(即收集、整理、组织、回顾与检讨、执行),比较管理前后产后护理家庭访视用时和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GTD时间管理后,产后护理家庭访视时间缩短,其中剖宫产产妇的家访时间从(35.15±11.74)min缩短至(31.67±10.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8,P<0.01);产妇对家访效果的满意度从93.63%提高至9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1,P<0.01)。结论实施GTD时间管理,能够帮助社区护士把握工作重点,简化工作程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家访工作效率和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