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资料本36例患中,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8—60岁,平均40岁,病程2一15年,平均10年。按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严重级分级标准,全部病例均为重度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在常规抗哮喘治疗4h无效。1.2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硫酸镁治疗。黄芪注射液20—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25%硫酸镁10—20ml,加入5%-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速度10-15滴/min,每日1次,直到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后2—3天停药。  相似文献   
2.
大麦芽发酵物化学成分的鉴别分离及其抗缺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鉴别大麦芽发酵物的成分组成,分离其抗缺氧有效成分,为建立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及减少服药剂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药典方法测定发酵物的理化指标;发酵物分别用水和乙醇提取分离后,通过纸层析法和试管法,用特异显色剂进行化学成分鉴别;采用溶剂极性梯度、乙醇浓度梯度、酸性溶剂三种方法,分别对大麦芽发酵物搅拌回流提取两次,离心分离,回收溶剂,浓缩,低温干燥作试样;溶剂不溶物低温干燥后也作试样;选雄性健康小白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0.2ml药液,给药40min后,置125ml广口瓶中以橡皮塞密闭进行抗缺氧实验,观察记录动物死亡时间,同时设原发酵物和蒸馏水空白两个对照组.最后统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动物存活时间增加率,并对组间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大麦芽发酵物含蛋白质18.99%,总糖17.50%,总酸度9.01%;纸层析法和试管法定性鉴别试样中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酚性物和油脂均呈阳性;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动物密闭抗缺氧效果均非常显著高于水对照组(P<0.01),但却明显低于原发酵物对照组.而不同溶剂不溶物的抗缺氧效果则显著优于原发酵物(P<0.05).结论发酵物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单糖、还原糖、多糖类、有机酸、酚性物和油脂等成分.其抗缺氧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类弱极性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壁疝内镜下全腹膜外Sublay(TES)手术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国内10所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115例腹壁疝内镜下TES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情况、疝的特点、手术经过和结果。结果115例计划实施TES的患者中,因严重腹膜破损中转为IPOM修补患者1例,其余均成功手术。可以缝合缺损患者108例(94.74%),需要永久补片固定患者15例(13.16%)。放置引流患者76例(66.67%),中位手术时间为144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3~45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例(17.54%),其中出现血清肿患者5例(4.38%)。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仅出现轻微疼痛,未出现慢性疼痛。结论在腹壁疝的治疗中,对熟悉腹壁解剖的外科医师而言,TE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修复手段。在熟悉手术的基础上适应症可逐步拓展。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吴某,男,23岁,油漆工人。1997年3月10日在直径1.2m,长30m输油管道中和刘某分别由两端向里刷防锈漆,30min后,吴诉说头昏、全身无力,随后瘫软,不省人事,伏倒在管道内。刘某随即退出呼喊,但头昏无力,站立不稳,摔倒在管道旁。众人将吴某拖出管道,并将2人送到我院救治。途中吴某呕吐3次,尿失禁。查体:吴某,体温37.2°C,脉搏68/min,血压13.5/11kPa,呼吸14/min,呈深昏迷状态,口流唾液,双瞳孔4.0mm,对光反射迟钝,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跟、膝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房室传导延迟,血白细胞4.7×109/L,红…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精氨酸(arginine,Arg)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u)的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 tion,PN)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分为四组:Arg组、Glu组、Arg+Glu组及常规PN组(Rou组)。术后第1天起各组均连续给予PN支持7d,均为等氮等热量。另取15例同期行择期手术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胆囊息肉6例、胆囊结石9例)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前、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前60例胃癌患者的CD3、CD4、CD4/CD8、IgA、IgM及IgG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CD8则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第8天,IgA、IgM、IgG在Arg组、Glu组和Arg+Glu组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三组均高于Rou组(P<0.05);CD3、CD4的百分比及CD34/CD8比值在Arg组和Glu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高于Rou组(P<0.05),均低于Arg+Glu组(P<0.05);而CD8的百分比和CRP、C3、C4的浓度与上述相反,CD3、CD4及CD4/CD8在Arg+Glu组和Rou组组间差异有极为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Arg和Glu增强的PN比单用Arg或Glu增强的PN更能增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6岁。因多食、心悸、颈部增粗7年,双耳听力逐渐下降5年,于1986年8月8日入院。1979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食、易饥、心悸、乏力、怕热、多汗、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颈部变粗,身体明显消瘦。1981年始觉听力逐渐下降,并随病情加重而加重。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无醇、奎宁、砷或汞等接触史,亦无应用链霉素族及庆大霉素类药物史。检查:体温36.1℃,脉搏110/min,血压20.0/9.3kPa(150/70mmHg)。眼球突出,甲状腺呈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钠致高热、腰部及四肢骨痛2例刘国忠,赵俭,王淑芹(解放军第205医院呼吸内分沁科)自发现和应用膏霉素以来,其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青霉素的剂量起用越大,而其各种各样的毒性反应也随之屡见不鲜。但膏霉素致高热、腰部及四肢骨痛,于国内外文献中...  相似文献   
8.
将我院收治的5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格检查的健康人资料5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会明显增高,可以将这两项指标作为临床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评价的一项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病伤缺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但目前许多企业的领导对此重视不够,他们往往只重视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形势利实现利润情况。而忽视企业的卫生工作,看不到因病伤缺勤所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患者55岁,因向心性肥胖伴阴道流血8个月,于1988年9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88年1月出现阴道流血,淋沥不净,自觉头晕眼花,全身乏力,曾测血压为28/18.7kPa(210/140mmHg)。面部及躯干明显地增胖,经口服降压灵治疗效果不佳,在他院傲妇科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未发现异常。口服中药治疗无好转,以后又到学院求治未果。人院前2天咳嗽、咯少许自痰,无发冷发热、盗汗及咯血,性欲减退,夜眠不实,尿量增多,无腰疼及尿频、尿急,末次月经1976年。 体格检查:体温35.5℃,脉搏96次,血压25.3/15.2kPa(190/114mmHg)。男性面容,多血质,浓眉,胡须明显,呈向心性肥胖,四肢较瘦。腹,臀及双大腿皮肤可见较多紫纹,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底可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