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差异.方法:由近年代向远年代抽取在该院口腔正畸科完成矫治的44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拔牙矫治分为拔牙组和非拔牙组,各22例.拔牙组患儿均拔除4颗双尖牙.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软组织美学指标的测量分析.结果:拔牙组除颏唇沟角(Li-B'-Pos)和面角(NsPg'-FH)矫治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测量指标均向面突度减小的方向变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矫治前后仅下唇倾角(B'Li-FH)和上唇凸距(Ls~RE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两组患儿上唇倾角(A'Ls-FH)、Ls-REP、下唇凸距(Li-REP)、Z角和颏沟倾角(Pg'B'-F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拔牙组的A'Ls-FH、上下唇角(A'Ls-B'Li)、Z角和Pg'B'-FH均大于非拔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组织侧面型较突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通过拔牙矫治有望获得较大的面型改变,而非拔牙矫治对患儿的侧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舌侧矫治技术整体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探讨舌侧矫治技术整体内收上前牙的生物力学特征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志愿者的CT扫描数据及舌侧托槽等实体数据通过一系列专用软件的运行,建立包含上颌骨、牙槽骨、牙周膜、牙(拔除左右第一双尖牙)、舌侧托槽、有牵引钩(不同长度)的舌侧弓丝及上颌腭侧微种植体在内的整体上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牵引钩长度分别为2 mm、4 mm、6 mm、8 mm、10 mm的五个上颌有限元模型,每个模型均包括42个实体模型。结论所建立的舌侧矫治技术整体内收上前牙阶段具有不同长度牵引钩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强,临床模拟度较高,为后续的模拟加力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构建包含不对称摇椅弓的上颌矫治系统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为探讨不对称摇椅弓作用于牙列的生物力学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上颌骨及上牙列等CT扫描数据及托槽弓丝等实体数据,通过运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等专用软件,建立包含上颌骨、牙列、托槽、不对称摇椅弓等在内的整体上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含不对称摇椅弓的上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包含160 514个单元和242 878个节点。结论 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度和良好的几何相似性,为进一步探讨不对称摇椅弓矫治(牙合)平面偏斜时作用于牙列的力学机理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于需要在床上进行排便的人,如何清除粪臭味,是一个实际问题。我根据碘的性质及粪便的主要成分,研究用碘溶液消除粪便臭味,获得满意效果。机理:引起粪便臭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吲哚和甲吲噪。吲哚为有机杂环化合物,属杂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特性是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这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是氟睦诺酮(主要是第三代嗟诺酮类),有氟见酸、氧氟沙星(氟喷酸)、环丙沙星等。因此类药物分子结构中6位碳原子上有疏水性氟原子,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可致种种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发生。l一般症状较常见的如头痛、头昏、眩晕、耳鸣、失眠、疲倦、嗜睡、紧张、抑郁、步态不稳等,其中以氟呢酸的发生率最高(44%)。2颅内压增高研究认为氟嗟诺酮类药物透过细胞壁的能力很强,该药经人体吸收后能大量进入中枢神经细胞内,增加细胞内渗透压,使神经细胞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对小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