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HBV前C区部分序列亚克隆与FQ-PCR标准曲线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前C区基因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诊断价值和意义并基于此靶基因制备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将pBR322-HBV质粒前C区部分序列PCR产物AT亚克隆至pBS-T载体,提取和纯化质粒DNA,制作标准品并在FQ-PCR仪上得到标准曲线,进而对精确度和重复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得了预期希望的质粒。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5,线性范围5×103 copies/μl~5×109 copies/μ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值均小于5%,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结论HBV前C区基因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检测和诊断有一定价值和意义。且FQ-PCR标准曲线的成功制备,临床早期检测乙肝病毒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是在PCR定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不同荧光定量核酸的技术,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速度快、操作简便和污染少等优点。本文综述FQ-PCR技术的原理、特点、目前常用FQ-PCR仪、定量方法、实验条件及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FQ-PCR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基因的单克隆抗体(mAb),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将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基因克隆至pGEX-KG载体,然后转入大肠杆菌E.coliTop10,IPTG诱导表达GST-VP7融合蛋白。分离纯化蛋白GST-VP7并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利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克隆化,获得稳定分泌mAb检测为阳性的细胞株。结果:经过3次克隆化筛选,最终得到1株能和GST-VP7蛋白反应稳定分泌mAb的阳性细胞克隆,这些mAb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成功在大肠杆菌中GST融合表达及mAb的制备体能用于GBRV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为其引起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研究和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是在PCR定性技术基础上诞生起来的用不同荧光定量核酸的技术,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速度快、操作简便和污染少等优点。本文综述了FQ-PCR技术的原理、特点、目前常用FQ-PCR仪、定量方法、实验条件及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FQ-PCR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