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方法学、药物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特点,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六大优势,指出在针对胸腺病变治疗、针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的干预调节、以及通过强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其它系统功能等方面,大力发掘中医药潜力和优势有助于提高重症肌无力治疗水平,并强调中西医结合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藤类药治疗中风病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时祥 《新中医》2005,37(11):87-88
藤类药常用于治疗肢体经络、筋脉病变,临床上神经科应用较为广泛,治疗中风病用以缓解偏瘫、麻木、僵直等症,疗效显著。笔者将应用藤类药治疗中风病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早期应用马钱子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况时祥 《四川中医》2004,22(8):20-21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体会,对马钱子用于脑血管病早期治疗的优势、使用时机、适应范围以及用量、用法、疗程、配伍用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血化瘀是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的重要疗法,然而,目前对脑出血急性期是否能用本类药物,以及在应用的时机、范围、方法、药物的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争议,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无疑已影响到本类药物对脑出血这一疾病所特有的药效作用的发挥.笔者仅结合个人的实践所得,以及有关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略呈管见,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居脑血管病之首。而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急性期。文献报告该病在急性期发病一周内死亡者占90%。因此,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发病机理并针对其病理特点寻求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所在。1瘀热闭窍是脑出血急性期的基本病机根据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又名出血性中风。对脑出血病因病机的认识历来颇多,各有侧重。笔者认为其主要由于:(1)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等因素导致肝肾阴虚,阴虚内热,灼津耗…  相似文献   
6.
马钱子不良反应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钱子是一味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独特功效的药物,但其有效量和中毒量极为接近,且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如不审慎应用易于产生毒副作用。笔者在近10年的临床实践中曾出现4例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临床的急危重症,使用中药直肠滴入给药,方法简便易行,能较好的利于中医的辨证施治,及早恢复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为康复提供时机,尽可能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结果满意。脑卒中是一种致死、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尤其是急性期,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并发意识障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均130~150万,死亡近100万,幸存者中有3/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重度致残40%以上,通过我们的初步观察发现。采用中药直肠滴入给药治疗能提高急性期抢救的成功率,及早恢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为康复提供时机,降低致死、致残率,从而达到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中两种胆碱酯酶(ChE),即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的活性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9例AD患者并33例健康老年人,采用改进的Ellman比色法分别测定血浆中AChE及BuChE活性,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AD患者血浆AChE活性(1.39±0.57)nmol/(min.ml)较正常老年人(2.16±0.86)nmol/(min.ml)低(P<0.001);而BuChE活性在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种ChE活性在性别和年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患者血浆AChE活性较正常老年人明显降低,这种降低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血浆ChE活性的测定可作为AD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通复方带0剂对拟血管陛痴呆CVaD)模型大鼠海-B神经元中分裂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系统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豫K1/2)及其磷酸化(p-ERKl/2)。表达的影响。方法i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复带0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脑通复方制剂治疗后观察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ting法测定海马神经元总ER K1/2及p-ER KI/27蛋白表达。结果;脑通复方制剂可缩短试验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力日跨越平台次数;假手术组、VaD模型组、脑通复方制剂组及多哌.齐特(安立申)组的EItK1/2蛋白水平分别为(1.20±0.19)、(1.11±0.14)、(1.18±0.13)、(1.25±O.14),任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VaD模型组、脑通复方制剂组及多哌齐特(安立申)组p-ERK1/2蛋白水平分别为(0.75±0.07)、(0.38±0.08)、(0.58±0.10)、(0.65±0.8),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p-ERK1/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通复方制剂和多哌齐特(安立申)组p-ER K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0.01)。大鼠海马组织p-ER K1/2与空间探索实验第1次到达平台区域时间呈负相关l(r=-0.664,P<O:05),与穿越平台区域次数呈负相关(r=-O.579,P<0。05)o)结论:脑通复方制剂汉于VaD大鼠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防治作用,具有提高Van大鼠海马组织中的p-ER K1/2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通胶囊治疗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时祥 《河南中医》2007,27(11):35-36
目的:观察脑通胶囊治疗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早期V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服用脑通胶囊4~5丸,日2次,连续用药3月;对照组(30例)予尼莫地平40 mg,日3次,肠溶阿司匹林75~100 mg,日1次,服药疗程同治疗组;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分别予以相应对症处理;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画钟试验评分评价其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MMSE及画钟试验评分值的增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对照组分别为3、7、10、10例,治疗组愈显率为58.3%,有效率为81.7%,对照组各为33.3%、66.7%,经χ2检验,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愈显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通胶囊对早期VC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