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在能量代谢测定系统(简称:代谢车)监测指导下,早期采用不同营养方式及能量组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共184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n=61)、肠外营养组(PN,n=62)和混合营养组(PN+EN,n=61)。采用代谢车每天清晨测定病人静息能量消耗值(REE,kcal/d)连续2周,根据REE提供适宜的能量供给病人。监测病人第1、7和第14天的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清蛋白(PA)和氮平衡(NB)的变化以及伤后1个月时GOS评分;同时观察病人在营养治疗期间肺炎、呕吐、误吸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N+EN组病人ALB、Hb、PA和NB变化、早期肺炎与入住ICU时间等指标均优于EN组或P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PN组病人消化道出血、呕吐、误吸的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周后病人病死率比较,PN组发生率最高,且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伤后早期采用代谢车测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指导营养供给的模式更为科学准确。采用PN+EN混合营养供给模式更适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71岁 ,左侧睾丸肿大 5个月 ,胀痛 1个月。曾在当地予以附睾睾丸炎治疗 ,但左睾丸继续肿大 ,胀痛加重于2 0 0 1年 10月 19日转入我院。查体 :左睾丸肿大约 8.0cm×7.0cm× 5 .0cm ,表面光滑、无热感、质地较硬、无压痛 ,透光试验阴性。附睾与睾丸精索分界不清楚 ,左精索增粗质硬 ,其近附睾段直径约 2 .0cm ,向上逐渐变细 ,延至左腹股沟管内环。对侧睾丸无异常。B超检查示 :左侧睾丸明显增大 ,实质性占位。CT示 :左睾丸增大 ,左精索各段增粗。盆腔膀胱、直肠壁未见增厚 ,盆壁及腹股沟未见肿大淋巴结。盆腔、…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36岁 ,农民。与丈夫争吵后自服安定 10 0片(每片 2 .5 m g) ,毒鼠强 1袋 (约 7m g)及“乐果”原液约12 0 m L。服后 0 .5 h被发现 ,速送我院。查体温 36 .3℃ ,脉搏 12 8次 / m in,呼吸 38次 / m in,血压 95 / 6 4m m Hg。深昏迷 ,口唇紫绀 ,呼吸浅快规则 ,口鼻见大量白沫有浓烈大蒜味 ,双侧瞳孔呈针尖样 ,光反射消失 ,心率 12 8次 / m in,律齐 ;双肺布满湿音 ;四肢冰冷 ,肌张力低下 ,生理反射消失 ,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 :呕吐物送市防疫站毒物鉴定为毒鼠强、定安及乐果 ;血红蛋白 12 5 g/ L,红细胞 4.8×10 9/ L ,白细胞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腹壁缝合针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应用腹壁缝合针为86例患儿行一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住结扎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3天,无并发症,随访1~48月无复发。结论 腹壁缝合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住结扎术操作简单,安全美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置管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经皮PEG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在颅脑损伤或开颅手术后第3~7天内实施PEG;全部置管成功,无操作死亡病例。并发症包括造口区皮肤渗血2例,红肿5例,感染1例,吸入性肺炎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胃造口营养管保留时间7~185天,平均31.6天;32例中成活27例,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经皮PEG置管肠内营养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且操作安全、舒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飞  高青山  冯金周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89-1790,1792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胆囊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均行外科肿瘤根治术,治疗组术前3天至术后1周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20mg/d,对照组不予应用,术后均选用抗生素滴注,观察两组内毒素、细胞因子(IL-2,IL-6,IL-10,TNF-a)水平的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临床疗效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毕及术后4天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CD8+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毕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天、7天各项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体内内毒素、IL-6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2、IL-10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内毒素、IL-2、IL-10无显著变化。在术后感染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总感染发生率(8.3%vs 22.2%)、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6%vs 16.7%)、切口感染发生率(4.2%vs 1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7天临床总有效率达90.3%,高于对照组84.7%,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能提高患者免疫机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自体颅骨早期修补颅骨缺损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保存的自体颅骨早期修补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35例采用体外环氧乙烷消毒保存的自体颅骨与钛颅骨锁早期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颅骨缺损后4—8周行自体颅骨修补,无手术死亡及感染,术后硬膜外积液、积血4例,硬膜下积液2例,并发症发生率17.14%(6/35)。结论采用环氧乙烷消毒保存自体颅骨,方法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自体颅骨结合钛颅骨锁早期修补颅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胡珊珊  冯金周  陈谦 《四川医学》2011,32(9):1354-135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脑损伤后围手术期心内科医生参与的心功能维护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由心内科医生参与围手术期心功能维护的老年患者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心功能维护指导共21例;顺利渡过手术期15例,术中出现心脏骤停2例,心律失常4例,急性左心衰7例;死亡共4例(术中心脏骤停复苏失败死亡1例,术后再出血死亡1例、心力衰竭死亡1例、肺部感染死亡1例)。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必须进行手术时,可由心内科医生参与围手术期心功能维护,是提高手术成功及改善临床结局较好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眼部表现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5年中7例首诊于我科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所有病例中最常见的眼部表现为搏动性眼球突出、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眼压升高等。CT或MRI检查所有病例均显示眼上静脉扩张和海绵窦增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7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均一次成功,眼部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可疑病例,应考虑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可能,血管造影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动态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动态亚低温组(A组)、亚低温短时程组(B组)及常温治疗组(C组),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A组有效率为84.48,死亡率为8.62%;B组有效率为67.24,死亡率为15.51%:C组有效率为48.27,死亡率为36.20%;3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个体化差异采取亚低温动态化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并发症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