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5例院前急救的疾病分类及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状况。结果 需现场急救的疾病前 3位是脑血管疾病、外科急症、心血管疾病 ,分别占 2 6 38%、2 3 38%和 17 4 5 % ;现场需CPR者 5 3例 ,4 0~ 4 5岁以下以车祸、坠楼、中毒、意外居多 ,6 0岁以上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CPR成功率低 ,仅 5 6 6 % ,主要与CPR开始时间延迟相关。结论 院前急救的重点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外伤 ;缩短CPR开始时间 ,提高CPR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NRDS患儿分为3组,分别雾化吸入PS(雾化组)16例,用气道内滴入PS(气内组)16例以及单纯应用呼吸机治疗(单纯组)12例。观察3组患儿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雾化组中,治疗后仅3例需要机械通气,上机时间0~52h,平均上机时间(45.3±8.33)h,治疗后动脉血气(PH、PO2、PCO2、a/APO2)结果均有改善,显效12例,有效4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气内组中有9例需机械通气,平均上机时间(76±8)h,显效13例,有效3例,并发肺部感染10例,肺不张2例;单纯组12例中,均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平均上机时间(105±15)h,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并发肺部感染11例,气胸1例,肺不张2例。结论:雾化吸入PS能在较短时间有效改善肺换气和弥散功能,促进氧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上呼吸机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NRDS患儿分为3组,16例患儿行雾化吸入PS(雾化组),16例用气道内滴入PS(气内组)以及12例单纯应用呼吸机治疗(单纯组)。观察3组患儿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及动脉血气分析、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雾化组中,治疗后13例无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需要机械通气,上机时间0~52h,平均上机时间(45·3±8·33)h,治疗后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及动脉血气(pH,PO2,PCO2,a/APO2)结果均有改善,显效12例,有效4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气内组中,7例无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9例需机械通气,平均上机时间(76±8)h;显效13例,有效3例,并发肺部感染10例,肺不张2例;单纯组12例中,均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平均上机时间(105±15)h;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并发肺部感染11例,气胸1例,肺不张2例。结论雾化吸入能在短时间(1h)内有效改善肺换气和弥散功能,促进氧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上呼吸机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吲达帕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尿酸及血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吲达帕胺组,每组33例,分别服用氯沙坦及吲达帕胺,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坐位血压以及血尿酸与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吲达帕胺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及尿β2-MG浓度无明显变化;氯沙坦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及血、尿β2-MG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氯沙坦和吲迭帕胺均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氯沙坦既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代谢紊乱,又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气管插管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脑复苏 (CPCR)时早期行气管插管供氧与生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4 8例实施CPCR患者根据行气管插管时间分早期气管插管组 (A组 ,n =2 5 )和非早期气管插管组 (B组 ,n =2 3) ,后者又分为 <5min组 (n =10 )、 5~10min组 (n =7)和 >10min组 (n =6 )。比较各组自主循环恢复 (ROSC)率和存活 2 4h或存活出院率。结果 :A组及B组的ROSC率、 2 4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分别为 76 0 % ,5 6 5 % (P <0 0 5 )、 4 8% ,30 4 % (P <0 0 5 )和 2 0 0 % ,8 6 % (P <0 0 5 )。B组内各组间也存在差异 ,5min内行气管插管组ROSC、 2 4h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分别为 70 0 %、 4 0 0 %和 2 0 0 % ,与A组接近 (P >0 0 5 )。但 5~10min和 >10min才行气管插管组ROSC(5 7 1% ,33 3% )、 2 4h存活率 (2 8 6 % ,16 6 % )及出院存活率 (均为 0 )均低于 5min内气管插管组 (P <0 0 5 )。结论 :对于发生在医院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在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尽早行气管插管 ,建立最有效的人工通气 ,可避免脑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 ,从而提高CPCR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该院急诊急危重症就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6-1~2004-5-31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病因、死亡等临床资料。结果:(1)急危重症位于前5位的是外伤、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分别占35.7%、18.9%、10.6%、8.3%、7.4%)。(2)不明原因院前死亡占死亡病例46.2%。(3)外伤以青壮年男性居多,<40岁者占78.6%;中毒以女性青壮年居多,占76.8%;中老年人以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居多,>40岁者分别占81.5%、86.9%、68.0%。(4)急危重症就诊全年出现2个高峰,分别是7~9月和11~1月;全天的就诊高峰在18∶00~0∶00时。结论:研究急诊急危重症就诊特点,能为急诊科急危重症的防治抢救、学科建设、人员培养、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并统计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急诊科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CPR成功ROSC并在急诊科观察,维持6h以上后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年龄大于15岁患者的资料。结果:总43例,存活出院11例,存活率25.58%;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MODS与ROSC后的预后有着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复苏后高血糖、低血压与ROSC后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与ROSC后的预后关系不大(P>0.05)。结论:CPR后ROSC患者的病死率仍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不全、高血糖、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为46.15%,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是在脑卒中的基础上有所加重,当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不能用原发病灶解释的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并脱水、低血压而尿仍多、癫痫样抽搐、糖尿病病史自行停药、输糖、合并感染时,应考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可能。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临床易漏诊,治疗上存在着矛盾,预后差,应提高警惕,积极诊治。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对低钾血症病人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电图 (ECG)在低钾血症时的诊断价值并与生化测定进行对比。方法 :对临床上诊断低钾或可疑低钾的病人 (49例 )抽血测定血清钾的同时描记常规十二导联ECG。结果 :血清钾浓度在 (3 0~3 5 )mmol L、 (2 5~3 0 )mmol L、 (2 0~2 5 )mmol L及 <2 0mmol L时 ,其对应的ECG改变率分别为 4 0 0 %、 72 2 %、 84 6 %与 10 0 0 %。结论 :①随着血清钾浓度的降低 ,ECG异常发生率递增 ,改变程度也随之加重。②ECG结果回报迅速 ,可为低钾血症 ,尤其为重度低钾血症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氯沙坦 (losartan ,LOS)对高血压病 (EH)患者的血尿酸 (UA)及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作用 ,并与培哚普利 (perindopril,PER)进行比较。方法 对 118例经停用降压药 2周的轻中度EH患者采取随机单盲自身前后对照 ,分为氯沙坦组 (LOS组 ,n =5 9)和培哚普利组 (PER组 ,n =5 9) ,分别服用LOS(美国默沙东公司产品 ,5 0~ 10 0mg/d)和PER(法国施维雅公司产品 ,4~ 8mg/d) ,4周为 1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 2周及 4周分别测诊室坐位血压 (SiBP)。于治疗前及 4周疗程结束时分别查血尿酸 (UA)、血尿 β2 -MG、血胆固醇 (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甘油三脂 (TG)、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 (Cr)。观察期间均避免使用降尿酸药物、利尿剂、降脂药及其他影响尿酸的药物。结果 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能同等程度有效降低EH患者的动脉血压及血、尿 β2 -MG。此外氯沙坦还有效降低血UA ,而对血Ch、TG、BUN及Cr无影响。结论 氯沙坦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