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现认为应用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肝的唯一有效的手段[1],但是按照当今通用的0、l、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部分人群的抗-HBs为阴性或达不到保护的阈值(<10mlU/ml),而发生乙型炎病毒(HBV)感染。无或低应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职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学生AIDS的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制定相应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干预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统计分析干预前后效果;结果:干预前中职生认知正确率明显低于高职生(P〈0.01)。干预后中职生与高职生认知均有明显提高(P〈0.01),中职生与高职生的认知正确率差距由14.2%缩小到8.1%。健康教育后对能否接受和艾滋病或感染者一起生活的比例虽然有了明显提高(P〈0.01),但仍很低(46.8%.55.5%)。对安全套是否可以预防AIDS问题认知明显提高(P〈0.01),中职生比例仍低(56%)。结论:要加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艾滋病教育干预,重点是传播途径等知识,注意结合性知识的教育,健康教育要持之以恒。以提高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某高职学院学生初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职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YDV)效果及年龄、性别、体质量、血型对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高职大学生545名,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YDV。结果学生初种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为88.1%。女生抗-HBs阳性率(88.8%)明显高于男生(72.0%,P<0.05)。体质指数(BMI)≤24(男≤25)者抗-HBs阳性率(88.8%)明显高于BMI>24(男>25)者(77.1%,P<0.05)。年龄、血型对接种效果影响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职医学生初种YDV效果较好,性别、BMI对初接种YDV效果有影响,年龄、血型对接种效果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职生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差异,为制定健康教育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内容进行调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检验比较本科生、高职生和中职生的差异;结果:中职生认知正确率平均为61.3%,低于本科生(75%)及高职生(80.9%),P〈0.01。对游泳、礼节性的握手、共同进餐是否会传染、安全套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认知正确率均很低,中职生明显低于本科生和高职生(P〈0.01),时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歧视仍较重.存在伦理问题;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重点应该下移到中等专业学校,传播途径知识是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应特别注意性心理和性道德伦理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消除伦理学差异.激发防治艾滋病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逐渐改变他们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