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干扰对消器是一种能自动调节系统参数的滤波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以应用在各种信号特别是生物电信号的提取、数据处理上.运用这个算法,本文以心电信号为例,实现了对心电信号的工频干扰消除和基线漂移消除,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优选法在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的基础上提出1种同步采集四肢脉搏波信号和袖套压力波信号无创检测踝臂指数的新方法。方法计算出相邻脉搏波的幅度差值和它们的相对比值,并利用优选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突变点的判断。结果该方法能够解决将收缩压以前的点和平均压附近的点误判为突变点的问题,大量的病例分析和临床测试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论踝臂指数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简便可靠的预测因素,它与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血压等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脉搏波理论设计出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系统。方法:本文以LabVIEW7.0作为软件开发平台,根据示波法原理和弹性腔理论总结提炼出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心率、每搏心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外周阻力等参数。结果:通过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分析能判断心血管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性,对心血管病的预防及疾病早期发现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大量的实测结果表明系统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此采集分析系统有操作便捷,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好的特点,可以直观地观测病人的心血管状况以便及时的对心血管疾病采取措施和进行预防,为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不同心电图中P波位置、形状差异较大且易受干扰影响而难以准确识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区间函数拟合的P波识别方法。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局部范围内变化函数拟合区间,然后在每个区间内用二次函数对P波按最小二乘法原理逼近,通过对比拟合误差,找出P波的最优拟合区间,最后利用在最优拟合区间上的拟合求出P波的各特征点。结果经MIT-BIH心电数据库的心电数据验证,该方法准确有效。结论本算法对心率变化大和小P波的心电图P波识别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漏检的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胸阻抗信号常伴随呼吸等干扰造成基线漂移,这给临床分析计算、测量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消除胸阻抗基线漂移,作者在分析现有去除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采用labVIEW编程语言,以阻抗波波谷为插值基准点,利用三次样条差值技术去除胸阻抗基线漂移。结果:利用该方法消除基线后的胸阻抗波形底部非常整齐,而且没有使原有信号变异或者失真。结论:三次样条插值技术去除胸阻抗波基线漂移方法在仿真和实测实验中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脉搏波理论研制出一种新型血压与血管硬度测量仪。方法:利用示波法原理在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系数差分比值法来间接测量血压的新方法,通过采集肱动脉和桡动脉两处波形,获得了脉搏波传播速度(PWv)、动脉顺应性(C1、C2)和动脉硬化指数(ASI)三个反映受试者动脉弹性的参数指标。结果:通过大量病例分析和临床测试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而且此算法已经应用LabVIEW开发成软件并在医院进行临床应用。结论:血压与血管硬度检测仪能判断心血管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性,对我国心血管病方面流行病学的调查、疾病预防、疾病早期发现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示波法原理测量血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示波法原理在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系数差分比值法来间接测量血压。方法 计算出相邻脉搏波的幅度差值和它们的相对比值并利用优先法则在一定幅值范围内进行突变点的判断。结果 系数差分比值法能够解决将平均压附近的点误判为突变点的问题,能提高测量血压的准确性。结论 系数差分比值法能判断心血管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性,能够对血压判别提供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我国心血管病方面流行病学的调查、疾病预防、疾病早期发现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出一种同步采集肱动脉脉搏波信号和指尖脉搏波信号无创检测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新方法.方法:用二次函数对起跳点波段按最小二乘法原理逼近计算出脉搏波先后传播到肱动脉和指尖这段距离的时间.结果:大量的病例分析和临床测试表明: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的正相关性为r=0.46,与脉压的正相关性为r=0.622.该算法能够解决波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周阻力与脉搏波之间的关系及其外周阻力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脉搏波理论和弹性腔模型提出一种便捷易行的外周阻力算法。采用临床中测试高血压患者125人和健康者125人对外周阻力与血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大量病例分析和临床测试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而且此算法已经应用LabVIEW7.0开发成软件并在医院进行临床应用。结论:外周阻力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动脉硬化情况,随时提醒人们注意身体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为医生判断病人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动脉硬化指数的测量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采用示波法模型测量动脉硬化指数的原理与算法。通过大量病例分析和临床测试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而且此算法已经应用LabVIEW7.0开发成软件并在医院进行临床应用。它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动脉硬化情况,随时提醒人们注意身体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为医生判断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