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估算2030年我国糖尿病的死亡情况和过早死亡概率, 评估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未来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的影响。方法根据WHO及我国政府规划文件筛选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目标, 设置多种危险因素控制场景。基于比较风险评估理论, 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 采用比例变化模型预测不同危险因素控制场景下2030年糖尿病的死亡水平和过早死亡概率。结果如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按1990-2015年变化趋势发展, 2030年我国糖尿病的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将分别上升至32.57/10万、17.32/10万和0.84%。在此期间, 男性糖尿病的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始终高于女性。若这些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均达到控制目标, 相比于自然趋势场景, 2030年我国糖尿病死亡数将减少62.10%, 过早死亡概率将降至0.29%。如果2030年仅控制单个危险因素暴露水平, 高FPG控制对于糖尿病死亡的影响最大, 将比自然趋势场景减少56.00%的死亡数。其次是高BMI(4.92%)、吸烟(0.65%)和身体活动不足(0.53%)。结论危险因素控制对降低糖尿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估计不同危险因素控制场景下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水平和过早死亡概率,以及实现过早死亡概率防控目标的情况。方法:基于国内外规划文件提出的恶性肿瘤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目标,设定多种危险因素控制场景。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的结果,计算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值,根据比较风险评估理论将恶性肿瘤的死亡数分成可归因和不可归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统计模型预测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疾病负担,评估控制危险因素对降低疾病负担的效果。方法基于死亡风险与危险因素暴露的相关性和比较风险评估理论,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中国数据,筛选危险因素,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2030年不同场景下COPD死亡情况,模拟控制危险因素对2030年COPD的疾病负担的影响。结果如危险因素暴露按1990-2015年的变化趋势发展,2030年中国COPD的死亡例数为105.54万例、死亡率为73.85/10万,相比2015年将分别上升15.81%和10.69%,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将降低38.88%和52.73%。如吸烟或PM2.5污染控制达标,到2030年相比于自然趋势发展可分别减少34.07万和27.34万死亡例数,过早死亡概率将降至0.59%和0.52%。如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到2030年我国可避免52.59万例死亡,过早死亡概率将降至0.44%。结论自然趋势下,2030年COPD死亡数和死亡率预计将比2015年高,但标化死亡率与过早死亡概率将下降。如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可进一步降低COPD的负担,提示应加强控烟与大气污染治理等举措来降低COPD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统计模型预测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疾病负担,评估控制危险因素对降低疾病负担的效果。方法基于死亡风险与危险因素暴露的相关性和比较风险评估理论,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中国数据,筛选危险因素,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2030年不同场景下COPD死亡情况,模拟控制危险因素对2030年COPD的疾病负担的影响。结果如危险因素暴露按1990-2015年的变化趋势发展,2030年中国COPD的死亡例数为105.54万例、死亡率为73.85/10万,相比2015年将分别上升15.81%和10.69%,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将降低38.88%和52.73%。如吸烟或PM2.5污染控制达标,到2030年相比于自然趋势发展可分别减少34.07万和27.34万死亡例数,过早死亡概率将降至0.59%和0.52%。如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到2030年我国可避免52.59万例死亡,过早死亡概率将降至0.44%。结论自然趋势下,2030年COPD死亡数和死亡率预计将比2015年高,但标化死亡率与过早死亡概率将下降。如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可进一步降低COPD的负担,提示应加强控烟与大气污染治理等举措来降低COPD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