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是胎儿不能完成基因生长潜力的状态,随着胎龄增长,胎儿死亡(IUFD)的可能性也逐渐增长[1]。为了胎儿的安全,母亲需住院治疗[2]。IU-GR传统上被定义为出生体重异常,但是子宫-胎盘循环在IUGF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多普勒超声分析IUGF是一个有价值的方法。我们对多普勒超声在评估疑似宫内生长受限的价值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盆底重建术联合抗尿失禁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POP)合并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OSUI)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POP合并OSU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重建联合抗SUI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比较两组POP复发率、再发SUI发生率;于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残余尿量]、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手术指标、POP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FDI-20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残余尿量均少于术前,Qmax、Pdetmax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残余尿路显著少于对照组,Qmax、Pdetma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叶酸状况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01-2013-06就诊的孕龄26~40周的孕妇5284例,其中不良妊娠结局组孕妇792例,正常妊娠结局组孕妇4492例;筛选出神经管畸形患儿母亲96例作为神经管畸形组,对照组为同期内于我院检查的正常孕妇120例。对比神经管是否畸形及妊娠结局情况与孕妇血清的叶酸水平。结果年龄、孕次、孕周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神经管畸形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结局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较低的血清叶酸水平可能会增加神经管畸形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武汉市汉阳医院进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2个月患者PFD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FD组(n=41)与无PFD组(n=98)。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PFD的相关指标;经MedCalc软件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计量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探讨其对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PFD的预测价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PFD的独立危险因素;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PF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及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及临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吸烟、饮酒、孕产次、分娩方式、人工流产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的AUC分别为0.674、0.82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9岁、24.4 kg/m2。年龄、B...  相似文献   
5.
VEGF、CEA联合检测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测定腹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腹水标本61例,分为良性腹水组和恶性腹水组,采用ELISA的方法测定VEGF,放免法测定CEA.结果 恶性腹水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1);恶性腹水组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1).卵巢癌引起的腹水中VEGF的水平显著高于肝癌、胃癌、结肠癌组(P<0.05).不同肿瘤引起的腹水中CEA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VEGF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82.1%,特异性为87.9%,准确率为85.2%.CEA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64.3%,特异性为90.9%,诊断准确率为78.7%.同时检测患者腹水VEGF和CEA,其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4.8%,诊断准确率为88.5%.结论 腹水中VEGF、CEA测定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恶性腹水中VEGF的含量对恶性腹水的组织来源可能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作用;联合检测恶性腹水中的VEGF、CEA水平,可明显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禁食不禁药,不予胃肠减压,给予柴芍承气汤口服。对照组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2组同时给予抗炎、生长抑素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应用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体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应用柴芍承气汤减少了胃肠减压的痛苦,缩短了禁食的时间,同时缩短了自然病程,减少了单个患者住院费用。结论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几种治疗方法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22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采用单纯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奥平栓)治疗102例(单纯奥平栓组)、单纯复方莪术油栓(康妇特栓)治疗116例(单纯康妇特栓组)、微波联合康妇特栓治疗142例(微波联合康妇特栓组)、微波联合奥平栓治疗134例(微波联合奥平栓组)、单纯微波治疗128例(单纯微波组),观察并分析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微波组、微波联合康妇特栓组、微波联合奥平栓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康妇特栓、奥平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联合康妇特栓组治愈率最高,达到96.5%,其次为单纯微波组、微波联合奥平栓组,治愈率分别为90.6%、94.8%,单纯奥平栓和单纯康妇特栓组治愈率较低,分别为25.0%、24.5%。相对于单纯奥平栓组和单纯康妇特栓组而言,微波联合康妇特栓组以及单纯微波组、微波联合奥平栓组治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糜烂,采用微波联合康妇特栓等药物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术后创面愈合较快,并且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初治宫颈癌患者神经周浸润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初治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神经周浸润发生率的差异,对比有神经周浸润和无神经周浸润患者生存期和5a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初治宫颈癌患者神经周浸润发生率为31.3%,在年龄、HPV感染和病理类型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KPS评分、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70分、分化程度低、肿瘤最大径≥4 cm、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晚的患者神经周浸润发生率显著高于KPS评分≥70分、分化程度高、肿瘤最大径<4 cm、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早的患者(P<0.05)。有神经周浸润患者生存期为(35.3±4.2)个月,5 a生存率为20.0%;无神经周浸润初治宫颈癌患者生存期为(42.7±5.5)个月,5 a生存率为65.5%,有神经周浸润宫颈癌患者生存期和5 a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无神经周浸润患者(均 P<0.05)。结论神经周浸润为初治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指标,其发生率与KPS评分、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血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otidic acid,LPA)受体的关系,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70例我院确诊的PE孕妇,其中轻度PE 38例,重度PE 32例,同时随机抽取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配成不同成分培养液对健康产妇分娩后的HUVEC进行培养,应用MTT比色法检测HUVEC的凋亡和增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LPA受体Edg4、Edg7的表达。结果:重度PE组细胞增殖抑制率(IR)及LPA水平均高于轻度PE组及对照组,轻度PE组IR及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孕妇HUVEC由长梭形变为圆(椭圆)形,细胞间隙增大,且细胞排列疏松,而重度PE组上述情况更明显。重度PE组Edg4阳性例数、mRNA表达及Edg7阳性例数、mRNA表达均高于轻度PE组及对照组,轻度PE组Edg4阳性例数、mRNA表达及Edg7阳性例数、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皮细胞损伤是PE发生的原因之一,且血浆LPA水平升高及其受体Edg4、Edg7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PE孕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