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MHCⅡ分子缺陷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的2例MHCⅡ分子缺陷患儿临床资料、免疫功能、蛋白表达及基因分析结果,结合以往文献分析疾病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起病年龄分别为4岁、2个月,确诊年龄分别为8岁、3个月。2例均有肺部感染。1例伴腹泻,1例卡介苗接种后同侧腋下淋巴结切开引流。2例均对真菌、病毒、细菌易感,经广谱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仍因感染死亡。死亡年龄分别为8岁、3个月。1例粒细胞减少,2例均贫血,CD4+T细胞数均显著减少,1例免疫球蛋白显著减少。1例活化T细胞表面HLA-DR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CIITA基因分析结果示:例1为复合杂合突变,第7个外显子c.531CA(来源于父亲),第11个外显子c.2408CA(来源于母亲)。例2为纯合无义突变,第11个外显子c.1161GA。2例均因感染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 MHCⅡ分子缺陷生后早期起病,对各种病原易感,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早期诊断、早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患儿存活的惟一方法,基因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期丙戊酸钠(VPA)口服抗癫(癎)治疗对癫(癎)患儿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及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0名与癫(癎)患儿26例.观察对照组与癫(癎)组患儿用药前、VPA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中性粒细胞活化率、刺激指数和血浆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检测血浆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等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 VPA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患儿中性粒细胞活化率分别为(11.50 ±6.52)%与(14.31±5.76)%,均高于对照组(5.90±3.77)%与癫(癎)尚未服药时(7.42±3.15)%(P<0.01);刺激指数VPA治疗6个月(474.88±118.98)、治疗12个月(416.31±110.00)均低于对照组(544.83±140.83)与癫(癎)尚未服药时(535.23±111.55)(P<0.05);VPA治疗后血浆MPO活性、MDA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与癫(癎)尚未服药时高(P<0.05或0.01);SOD、CAT活性均较对照组与尚未服药时低(p<0.05或0.01);GSH-Px活性在各阶段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服药疗程、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与血浆MDA含量呈正相关(P<0.05),血浆SOD活性与MDA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VPA治疗致患儿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与机体氧化应激之间具有相关性,而且治疗疗程可能是影响癫(癎)患儿氧化应激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身抗体检测在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核抗体(ANA)、ANA荧光分型、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在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住院患儿中ANA、抗ENA,或抗ds-DNA抗体至少1项阳性者共135例进行总结,分别计算其阳性预测值(PV)。结果 ANA阳性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PV=0.36,ANA荧光强度与PV成正比,ANA荧光分型中细颗粒型对于SLE有较高的PV;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PV高于ANA。结论 ANA荧光强度,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阳性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ruton′s酪氨酸激酶 (BTK)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内BTK表达。经临床和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 8例来自不同家系的患者和其中 5例患者的母亲。结果 正常对照者单核细胞BTK表达均大于 95 %。 8例受检患者中 7例单核细胞中BTK表达明显降低 ,基因分析存在BTK突变。 1例BTK表达正常 ,基因分析BTK正常。检测的 5例患者母亲中 3例单核细胞BTK表达降低 ,BTK基因分析也表现为嵌合型。 2例BTK表达正常 ,BTK基因正常。结论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内BTK表达可作为诊断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LA)手段之一 ,并可能用于甄别XLA携带者。  相似文献   
5.
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自然活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使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菌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PMNs)活化状态,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 0 0 3年2月至2 0 0 4年8月4 2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感染患儿和随机抽取的2 7例正常对照儿童,抽取周围静脉血0 . 5mL ,佛波脂(phorbolmyristateacetate ,PMA)刺激以排除PMNs功能缺陷。FCM检测PMNs无其他刺激物时自然活化比例,对细菌培养(血、痰、中段尿)阳性病例和细菌培养阴性但是临床特征符合细菌感染及抗生素治疗有效的病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FCM实验室指标(PMNs活化率和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4 2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中,细菌培养阳性2 6例(6 1 .9% ) ,细菌培养阴性但是临床特征符合细菌感染及抗生素治疗有效者16例。PMNs活化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在细菌培养阳性患儿[(33. 33±2 3 .0 3) % ,6 . 5 0±4. 82 ]、细菌培养阴性患儿[(2 3. 10±2 1 .6 8) % ,4 . 74±2 .2 8]均高于正常对照[(8 .0 2±8 .0 1) % ,3 .18±1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血培养阳性的全身感染PMNs活化率最高,中段尿培养及痰培养阳性者PMNs活化率与正常对照相比也增高,但低于血培养阳性者。4 2例感染组患儿PMNs活化增加占78 .6 % ,C反应蛋白(CRP)增高仅占31%。结论 细菌感染患儿PMNs明显活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婴幼儿牛奶和鸡蛋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向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4年间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疾病、高度怀疑牛奶和(和)鸡蛋过敏的1—36月龄婴幼儿,考察婴幼儿牛奶与鸡蛋血清sIgE变化趋向时,按月龄分为6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和-36月龄组。考察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鸡蛋和牛奶血清sIgE平均水平变化时,按月龄分为≤12月龄和-36月龄两组。使用UniCAP系统检测牛奶和鸡蛋血清sIgE。结果共纳入855例,鸡蛋血清sIgE阳性率为50.1%(396/791),牛奶血清sIgE阳性率为43.0%(324/754)。鸡蛋血清sIgE阳性率在各月龄组均接近50%,≤6月龄组略低;牛奶血清sIgE的阳性率在≤6月龄组较低(31.5%),随月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18个月后达50%左右。湿疹患儿鸡蛋血清sIgE阳性率较高,在≤6月龄组即可检测出较高的阳性率(70.6%),之后阳性率在50%左右,-36月龄组再次达到71.4%;湿疹患儿牛奶血清sIgE阳性率≤6月龄组为20.9%,随月龄增长而升高,-36月龄组达50.0%。喘息性疾病患儿较多,≤6月龄组鸡蛋和牛奶血清sIgE阳性率均较低(16.7%和15.4%),随月龄增长至24月龄升高,之后又降低。肺炎患儿牛奶和鸡蛋血清sIgE在≤6月龄组和-12月龄组阳性率均为30%左右,-24月龄组分别升至55.0%和57.9%,-36月龄组分别升至64.3%和71.4%,随月龄增长肺炎患儿牛奶和鸡蛋血清sIgE阳性率增高。鸡蛋血清sIgE阳性值主要分布于0.59~2.67kU。·L。(第25~75百分位数),5%的患儿sIgE达26.90kUA·L^-1。牛奶血清sIgE阳性值主要分布于0.53~2.19kU·L^-1(第25~75百分位数),5%的患儿sIgE达7.76ku·L^-1。鸡蛋和牛奶血清sIgE水平随月龄变化呈下降趋势,≤6月龄组牛奶血清sIgE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评价、Bruton′s 酪氨酸激酶(BTK)的表达及BTK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表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方法 选取拟诊为XLA患儿,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单核细胞BTK蛋白表达。采用RT-PCR获得患儿cDNA,使用8对不同引物分2步扩增BTK cDNA,PCR产物测序。突变结果通过对DNA 外显子相应部位扩增、测序证实。并对确诊XLA患儿的母亲及家族中部分亲属进行BTK蛋白表达和BTK基因分析。 结果 ①40/50例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经BTK基因突变分析确诊为XLA,以错义突变(16例,40.0%)和无义突变(13例,32.5%)为主。②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的患儿平均起病年龄为(1.4±1.1)岁,其他突变类型患儿为(1.4±0.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错义突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无义突变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③34/40例(85.0%)B细胞<0.1%;4例(10.0%)B细胞在1%~2%,其中错义突变2例,无义突变1例, 剪接突变1例;2例(5.0%)B细胞为2%,均为错义突变。④血清IgG<3 g·L-1患儿BTK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为主。⑤错义突变患儿BTK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突变类型无显著差异。⑥6/21例(28.6%)2031C/T多态性患儿伴有严重的关节炎,3/19例(15.8%)无多态性患儿有关节炎表现。⑦28/32例(87.5%)XLA患儿母亲为BTK基因杂合型。 结论 错义突变可能与确诊年龄较大有关,且某些位点的错义突变可能与较高的外周血B细胞数量和血清IgG水平及正常的BTK蛋白表达水平有关。BTK基因多态性(2031C/T)可能增加关节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肉芽肿病(CGD)患儿使用人重组IFN-γ(rhIFN-γ)、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断的CGD患儿进行随访研究,包括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和药物治疗等。比较联合使用rhIFN-γ和复方磺胺甲噁唑以及单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前后的感染发生频率,分析感染预防性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29例CGD患儿纳入本研究,平均发病和诊断年龄分别为2.5月龄和2.4岁,人均随访时间为2.9年。①每年人均感染发生频率为1.28,其中严重感染和非严重感染发生频率分别为0.48和0.80。肺部和淋巴结感染是诊断前(49和26例次)和随访期间(26和37例次)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分枝杆菌是导致本组患儿感染(34/61例次)和死亡(3/4例)的主要原因。②21例联合用药,8例因出现rhIFN-γ不良反应或自行停药而单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用药组总感染和严重感染每年人均发生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总感染:1.986 vs 1.098,P=0.002;严重感染:1.290 vs 0.452,P=0.001),以肺部感染最明显(0.758 vs 0.275,P=0.004)。单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组总感染、严重感染每年人均感染发生频率较使用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较单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组总感染和非严重感染每年人均发生频率明显降低(总感染:1.098 vs 1.823,P=0.015;非严重感染:0.646 vs 1.248,P=0.047),而严重感染每年人均发生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2 vs 0.576,P=0.254)。③14/29例(48.3%)使用rhIFN-γ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以发热为主要表现(12/29例),未发现致命性不良反应。结论 分枝杆菌是导致本组CGD患儿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rhIFN-γ、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CGD患儿感染发生频率,rhIFN-γ是CGD患儿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IgE 相关牛奶过敏的儿童中大豆过敏的发生情况,以了解牛奶过敏与否和大豆过敏是否存在联系。方法 共有441名于2009年在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的儿童进入研究,该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共有224名,因IgE 相关牛奶过敏就诊,其牛奶IgE结果均为阳性,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4岁;对照组为217名同期因非过敏疾病于该院就诊的患儿,且既往无牛奶过敏史,其牛奶IgE结果为阴性,其中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4岁。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特异性大豆蛋白IgE水平,进而分析大豆与牛奶的特异性IgE水平有无相关性;各年龄组大豆过敏情况,有无性别差异;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豆过敏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在实验组所有牛奶过敏的患儿中,33例(14.7%)检测出了大豆过敏,其中仅1例IgE水平>100 kU/L(极强阳性),其他阳性结果的平均值为1.74 kU/L,平均水平较低。大豆与牛奶的特异性IgE水平无相关性(P=-0.01)。对照组中大豆过敏为13例,占6%。两组大豆过敏的发生率均随着年龄增长明显下降,两组大豆过敏率均无性别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豆过敏率在1岁内有统计学差异,随年龄增长,1岁后无统计学差异,即说明1岁后牛奶与大豆无交叉过敏现象。 结论 上海地区的IgE 相关牛奶过敏的儿童中大豆过敏占很小一部分(尤其是>1岁的儿童),对大部分牛奶过敏的患儿来说,大豆配方奶及其他大豆制品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小于1岁婴儿,牛奶与大豆仍存在一定的交叉过敏,所以该年龄阶段牛奶过敏的患儿喂养大豆配方奶粉时应严密监测有无过敏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FNGR1基因突变致分枝杆菌易感性疾病(MSMD)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例IFNGR1基因突变MSMD患儿的临床特征,ELISA方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释放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IFNGR1蛋白表达,Sanger测序方法分析IFNGR1基因突变。结果:①2例患儿均生后3月龄内出现卡介苗病,以卡介苗接种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为初始表现,并逐渐播散累及肺部、肠道、中枢和骨髓。确诊年龄分别为4岁和6岁。常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和补体)评估未见缺陷。②2例患儿的IFN-γ释放能力明显低下、IFNGR1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③1例存在c.665 G>A(p.G219R)纯合突变,其父母均为c.665 G>A(p.G219R)杂合突变;1例存在c.665 G>A(p.G219R)和c.310 C>A(p.A104N)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患儿母亲[c.665 G>A(p.G219R)杂合突变]及父亲[c.310 C>A(p.A104N)杂合突变]。其中1例患儿的突变为新发突变,既往无文献报道。④2例患儿在确诊前抗痨治疗效果不佳,确诊后加用IFN-γ,卡介苗感染得到控制,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IFNGR1基因突变可导致MSMD。卡介苗病患儿常规免疫评估无缺陷时,需考虑该病可能,相关蛋白检测、IFN-γ释放实验和基因分析有助于诊断。IFN-γ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