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敏敏  韩国荣  沈玲 《江苏医药》2004,30(5):354-355
目的 探讨HBsAg(+)及HBeAg(+)孕妇于孕 2 8周始注射不同剂量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HBIG)对防治HBV宫内感染和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15 0例HBsAg及HBeAg双阳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 ,均于孕 2 8周始注射HBIG ,研究组注射 2 0 0IU ,共 6次 ;对照组注射 2 0 0IU ,共 3次。婴儿出生后予相同方案联合免疫。观察两组婴儿出生时及 1、7、12个月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HB VM)变化。结果 研究组婴儿出生时血清中抗 HBs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88 5 7%和 77 94 % ,但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抗 HBs平均滴度分别为 (3 96± 0 83、2 14± 0 5 2 )mIU/ml,P <0 0 0 1,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婴儿HBsAg初现率和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4 0 0 0 %、5 8 82 %和 2 4 2 9%、39 71% ,P均 <0 0 5。两组 12个月龄时保护率分别为 97 14 %、88 2 3%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 ;失败率分别为 11 76 %、2 2 2 2 %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宫内感染 ,双乙肝Ag阳性孕妇注射较大剂量HBIG可以相对提高胎儿体内抗 HBs水平 ,有效阻断宫内感染 ,减少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
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母婴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 方法 将 2 1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组 ,母婴联合组 12 6例 ,孕妇自孕 2 8周起注射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2 0 0IU ,新生儿于 0、15d各注射HBIG 2 0 0IU ,然后于 1、2、7月龄各接种基因乙肝疫苗 (HBVac )2 0 μg。对照组 90例 ,只对新生儿进行免疫。母儿血清检测采用美国Abbott酶联免疫试剂测定 ,随访1年。 结果 联合免疫组婴儿宫内感染率低于对照 ( 19.5 1%与 35 .5 6 % ) ,慢性HBV感染率由13.33%降为 3.97% ,P均 <0 .0 5 ;联合免疫组及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抗HBs检出率 ( 80 .95 %与 0 )及 1岁时保护性抗体产生率 ( 96 .0 3%与 86 .6 7%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可有效预防宫内感染且明显提高宫内感染阻断效果 ,减少慢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氨磷汀对化疗药物抗卵巢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细胞保护剂氨磷汀(amifostine)对不同化疗药物抗卵巢癌细胞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分别测定顺铂、长春新碱、依托泊甙和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的Ho-8910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实验组加化疗药前30 min经600mg.L-1氨磷汀处理,对照组不用氨磷汀处理,余同实验组,培养后比较两组细胞增殖的抑瘤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细胞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磷汀不影响顺铂、依托泊甙、丝裂霉素和长春新碱对Ho-8910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不同阻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母婴传播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至关重要。我院肝病产科自1985年起致力于HBV母婴传播和阻断方法的研究,对HBs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分别进行5种免疫治疗,并完成血清HBV标志物(HBVM)1年的随访,以确定HBV母婴阻断的最佳方案,探索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呼吸睡眠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护理过程中对于减少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前来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SAS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该50例患者均采取我院新引入的根本原因分析法,再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前来进行治疗的SAS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熟睡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时间以及心律均发生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在清醒状态下,观察组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和心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和心律,以及熟睡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时间以及心律均明显更佳,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0%(13/50),观察组为6.0%(3/5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5%下降至0.5%,同时感染事件发生率也由21.2%下降至5.8%。 结论 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进度,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20~64岁健康妇女宫颈癌患病状况。方法以2008至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20~64岁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每年进行1次宫颈癌筛查,确诊宫颈癌后上报。结果6年间共筛查2544936例,确诊宫颈癌159例,平均宫颈癌发病率6.25/10万。其中2009年宫颈癌发病率最高10.20/10万,与2010至2013年宫颈癌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9.60、5.54、11.36、6.88,均P<0.05)。2013年随机选取两组妇女,分别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巴氏涂片筛查宫颈癌,两组筛查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30,P>0.05)。结论加大宫颈癌防治力度可降低健康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或巴氏涂片法对宫颈肿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氨磷汀(amifostine)对不同化疗药物抗宫颈癌HeLa细胞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分别测定顺铂、长春新碱、依托泊甙和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的HeLa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实验组加化疗药前30 min经600 mg·L-1氨磷汀处理,对照组则只用化疗药物处理,余同实验组,培养后比较两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用氨磷汀在体外加药前30 min加入HeLa肿瘤细胞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细胞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磷汀不影响顺铂、依托泊甙、丝裂霉素和长春新碱对HeLa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重症肝病(简称妊娠重肝)的病因,综合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方法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4例妊娠重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例晚孕合并重肝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9例(占64.3%)。14例患者确诊后均予综合治疗(即护肝降酶降黄,尽快尽早地使用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其中13例待生命体征稍平稳后,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12例(92.3%)产妇得以生存,13例(100%)婴儿均存活。1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生存,新生儿因早产死亡。结论:HBV感染是妊娠重肝的主要病因;一旦确诊,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快终止妊娠,短期不能阴道分娩者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是防止妊娠重肝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探讨其治疗的特殊性,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对40例重型肝炎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4例发生于妊娠晚期;②病原学检查HBV感染28例,HEV感染5例,7例原因未明;③并发症多见,合并肝性脑病19例、肝肾综合征1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产后出血22例;④3例抗病毒治疗患者均存活,6例行人工肝辅助支持系统(ALSS)治疗者存活5例.1999~2003年,2004~2006年,两组的母婴病死率分别与1984~1988年,1989~1993年,1994~1998年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⑤孕产妇死亡率45.0%,围生儿死亡率48.39%.结论:HBV感染是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常需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病鉴别.产后出血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多种并发症的出现是预后凶险的信号.积极综合治疗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抗病毒治疗和ALSS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欣母沛对防治HBsAg携带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肝功正常、有剖宫产指征、存在产后出血倾向的HBsAg阳性产妇60例,随机分为欣母沛组以及催产素组,各30例,前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欣母沛,后者单独注射催产素;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24h内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欣母沛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6.7%,明显少于催产素组,产后2、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50.1ml、301.2ml,也明显减少。两组术后肝功ALT均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欣母沛对防治HBsAg阳性携带产妇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对产妇的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