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进一步制定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防治措施,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敏感生化指标,以及生化指标对围产期母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和高要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前健康、无合并症的2054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把通过血糖筛查确诊的194例妊娠期糖尿病,按大于或小于35岁依次分为高龄GDM组(113例)和适龄GDM组(81例),其余1860例非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按大于或小于35岁依次为高龄非GDM组(864例)和适龄非GDM组(996例),对四组孕妇采用OLYMPUS A 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以及总结比较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高龄GDM组的FBG 、Hcy 、h-sCRP 、UA水平以及发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龄GDM组的FBG 、Hcy 、h-sCRP 、UA水平以及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两个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GDM组的FBG、Hcy、h-sCRP、UA水平稍高于适龄非GDM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GDM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适龄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FBG、Hcy、h-sCRP、UA水平随之孕龄而升高,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与孕龄增加而突显。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阴道病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胎膜早破合并BV的检出率,了解胎膜早破合并BV给母儿带来的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将2002年8月~2004年9月来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336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足月妊娠33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BV筛查。结果:胎膜早破孕妇BV阳性率为48.2%,足月妊娠孕妇BV阳性率为31.3%,胎膜早破合并BV与早产、宫腔感染、胎儿窘迫、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等有密切关系。结论:胎膜早破与BV有密切关系,胎膜早破合并BV可给孕产妇及围产儿带来不良后果,有必要对妊娠合并BV孕妇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50g糖筛查试验 (GCT) 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发病率、GCT血糖值与GDM、IGT检出率的关系, 孕妇年龄和体重因素对GDM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对 2003年 7月~2004年 6月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随机选择的 48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 485例孕妇行GCT筛查, GDM、IGT的发病率分别为2 .3%、2. 7%。在GCT≥7 8mmol/L中, GDM的阳性率为 9. 8%, IGT的阳性率为 11 .6%, 需要行OGTT的人数为 23. 1%。在GCT≥8 3mmol/L中, GDM的阳性率为 13. 7%, IGT的阳性率为 16. 4%, 需要行OGTT的人数为 15. 1%。②空腹血糖对GDM和IGT的误诊分别为 72.7%和 84. 6%, 尿糖对GDM和IGT的误诊分别为 81. 8%和 92. 3%。③年龄 <25岁, GDM和IGT发病率0 9%, 年龄≥25岁, GDM和IGT发病率 6 1%, 两者比较P<0 05, 有显著性差异。孕前肥胖人群 (BMI≥25kg/m2 ) 的GDM和IGT的发病率高于非肥胖人群, 两者比较P<0 .01, 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妊娠期不能依靠空腹血糖和尿糖来筛查GDM。②年龄<25岁, BMI<25kg/m2, 无糖尿病高危因素, 可以不行GCT。③以GCT≥8 3mmol/L为切点, 可提高其诊断的特异性,减少OGTT检查的人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性传播疾病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有性传播疾病病史,血清或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男性不育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8例,在治疗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痊愈后,对照组单用口服强的松龙、VitE、叶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ASAb转阴性率和妊娠率分别为51.79%、25.00%高于对照组的18.42%、7.99%,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疗程后复查比较治疗组的精子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味合西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分布规律,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回顾性方法,对2011年22 34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686例,感染率3.0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占54.4%;感染率最高为重症医学科,感染率19.9%;共检出2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3.00%,革兰氏阳性菌占35.02%,真菌占11.98%.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强化手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综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医院近9年来环境卫生学常规监测结果及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及科室兼职监控护士按常规对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季节气候及空调环境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特别强调空调滤网的清洁及消毒,对4000份监测结果设对照组(采取措施前)和试验组(采取措施后),每年同一时期比较.结果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结果出现不合格率及细菌数、感染率偏高月份以3~10月份为甚,对照组监测不合格率为1.5%,试验组监测不合格率为0.7%;2000-2008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占前3位的月份分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及感染率的发生与季节分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境卫生学常规监测的合格率及感染率的高低与季节性气候变化及空调环境下因素有密切关系,加强对相应因素进行清洁、消毒、重视通风、干燥的强化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5例患者分为急性白血病组和慢性白血病组,急性白血病组有35例患者,慢性白血病组有10例患者。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为这85人采集空腹静脉血液,并使用血液分析仪对这些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然后,比较三组人员检测的结果。结果:急性白血病组患者和慢性白血病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人员,急性白血病组患者和慢性白血病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人员,三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急性白血病组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与慢性白血病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血液分析仪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检测的结果准确、快速。此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何莲珠  陈萍  伍风群  姜卉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1):1167-1169,1175
目的探讨城区与乡镇非农业人口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差异及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临床防治妊娠期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6年1月在高要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前健康、无合并症的3543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城区及乡镇非农业人口孕产妇依次分为A组(2731例)和B组(812例),对两组年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时间、孕前体重指数(BMI)、GDM、GIGT诊断孕周、GCT的异常率、GDM、GIGT的发生率及母儿围产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B组在GCT的检查时间,GDM、GIGT的诊断孕周迟于A组;GCT异常率、GDM、GIGT的发生率和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妊高征、早产、剖宫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比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应将孕早期健康教育、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普及到乡镇卫生院,使乡镇孕妇的GDM和GIGT得到预防和及时诊断、合理干预,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围生期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和护理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控制程度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3120例孕妇空腹血糖和糖筛查、糖耐量试验及围生期追踪和临床资料。其中在孕妇学校系统接受健康宣教及指导措施的2206例作为观察组,未系统接受健康宣教的914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检出GDM和IGT 79例(3.6%).对照组检出77例(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和对围生儿的影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GDM、IGT的发生率,并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血糖的影响。方法: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32例)、利培酮组(63例)、舒必利组(51例)和喹硫平组(21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分别称重,测血糖。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患者体质量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体质量增加(P<0.05);治疗后4及8周与治疗前比血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短期治疗的体质量有影响,而对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