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可致机体各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对操作人员和公众存在不可忽视的潜在危害.因此,在开展放射卫生执法中,经常要对违法单位或个人实施行政处罚,那么如何正确实施行政处罚呢?下面结合我市开展放射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放射卫生执法工作中实施行政处罚的几点认识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内江市2007-2011年尘肺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内江市新发606例尘肺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发病病例数占2007-2011年5年发病总数的62.4%;尘肺患者主要集中在威远县,主要在煤炭和建材行业,分别占86.80%和4.79%;发病工种中矿山主要工种占尘肺患者总数的87%;尘肺病例中主要发病病种是煤工尘肺、矽肺,分别占尘肺患者总数的65.18%、31.68%;新发尘肺中I期尘肺患者最多,占尘肺患者总数的67.3%;接尘工龄5年速发病例占15.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65岁人群;新发的606例病例中,合并肺结核的有13例,占总数的2.15%,各期合并肺结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江市三县两区中威远县发病最多,主要集中在煤炭行业,煤工尘肺和矽肺是主要病种;606例新发病例中I期患者最多,45~65岁是尘肺的高发年龄段,速发病例较多。因此,威远县是尘肺防治的重点监测地区,认真做好"八字"方针,有效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市从放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受损情况 ,我们将 1998~ 2 0 0 2年来从放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 ,并在今年从医疗卫生单位和有射线装置的企事业单位随机选了 10 0名非接触射线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全市 5年来从事放射工作且参加了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橡胶回收行业因接触废旧橡胶粉导致职业性皮肤黑变病的发生及其治疗效果,为今后职业性皮肤黑变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本文就1例该行业操作工人皮肤黑变病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5.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将60例初治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方案:治疗组含左氧氟沙星,两组同时辅以其他相同抗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末、6个月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症状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抗结核作用,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肺结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2003-2005年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8-2002进行监测.结果 2003-2005年人均年有效剂量0.891 mSv,小于5mSv/a的人员占监测总人数的98.4%;平均监测比为68.4%.结论 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在标准限值以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做好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448名放射工作人员按卫生部52号令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慢性病、多发病等非职业所致健康损伤检出率达45.34%;外周血液异常检出率为8.56%;染色体畸变率及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检出率为0%。结论 本市放射工作人员无职业性放射损伤,但非职业性健康状况有待改善,必须加强其职业和非职业健康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法测定38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腺苷脱氨酶及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活性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腺苷脱氨酶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活性高于其它炎性和癌性胸水中腺苷脱氨酶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活性;结论:胸水中腺苷脱氨酶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可作为结核性胸水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结核性与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9月 2 8日 ,内江某厂发生 1起放射性物质污染事件 ,引起单位职工恐慌 ,虽未发现造成人员急性放射损害 ,但其教训至今仍值得我们反思。1 事件经过1 1 事件的发生  9月 2 8日 ,某厂由于生产需要 ,派人到本厂能源室选取 14 0只随机源 (90 Sr密封型 β放射源 ,整体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过量照射原因,据此提供相应对策。方法 参照四川省疾控中心个人剂量监测报告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过量照射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大部分的过量照射发生在医疗机构,其中55.6%的过量照射属非个人真实照射,其余44.4%为个人真实照射,个人真实照射所致过量照射原因是工作量大或违反个人剂量监测程序。结论 放射工作单位应采取措施,改善工作场所和人员防护条件,提高管理水平,落实管理责任制,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和宣传贯彻个人剂量监测的有关规定;检测服务机构应健全个人剂量种类,提高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