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表面局部麻醉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1 0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遵循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吸入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每组503例。比较两组患儿内镜检查的FLACC疼痛评分、黏膜损伤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生操作感受评分、完成检查所需时间及二次进镜率。 结果 吸入麻醉组患儿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其疼痛感受、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局部麻醉组(P=0.002,P<0.001),且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吸入麻醉组医生操作感受及检查时间也优于局部麻醉组(P=0.042,P=0.026)。 结论 在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过程中,吸入麻醉优于局部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89例胎死宫内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12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89例胎死宫内病例资料。结果:胎死宫内的病因依次为妊娠合并症、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胎儿畸形、羊水过少及不明原因。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妊娠合并症孕妇,加强孕期保健与管理,对降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洁  伊同英  李生斌 《妇幼护理》2022,2(12):2814-2817
目的 研究手术麻醉患者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期间本院收治行手术麻 醉治疗患者 10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52 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麻醉护理一体化 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时间次数与平均交接时间,拔管与苏醒时间,心理状态,生 命体征指标和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护理差错事件及平均交接时 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拔管及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 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对比分析心率、血压指标发现,两组 DBP(舒张压)、SBP(收缩压)、HR (心率)与干预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 DBP(舒张压)、SBP(收缩压)、HR(心率)低于常规 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手术麻醉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能够减少苏 醒期躁动及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苏醒,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分娩被视为病理过程,孕妇进入医院分娩,采取会阴切开术(episiotomy)等医学干预极大地降低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各种分娩相关并发症。会阴切开术是指当胎儿的头即将露出阴道口时,在会阴部施行局部麻醉,然后用剪刀剪开会阴处(阴道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23cm,使产道口变宽,以利胎儿的产出,胎儿娩出后再行缝合。目的是避免胎儿娩出时母体产道的软组织发生严重裂伤,缩短产程,防止胎儿通过产  相似文献   
5.
食管裂孔疝(HH)是一种常见疾病, 患者腹腔内容物通过扩大的膈肌食管裂孔突入胸腔, 常见临床症状为反酸、烧心、嗳气、咳嗽、胸痛等。目前不同类型食管裂孔疝的综合治疗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其临床处理策略仍面临严峻挑战。外科医师治疗HH时应遵循个体化方案, 为患者制订最合理临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