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桂英  陈欣  张英  任秀蓉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071-2072,207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LAVRH)在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分析,对2010年2月到2012年3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5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其中LAVRH组38例为研究组,开腹组1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LAVRH组(268.95 29.69)分钟,开腹组(252 29.57)分钟;出血量:LAVRH组术(229.74 90.75)ml,开腹组(522.66 140.48)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LAVRH组(44.58 9.28)小时,开腹组(57.47 8.98)小时;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以腹腔镜组较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达到淋巴清除彻底。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具有微创、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仍需要大量样本的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问收治的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3例,年龄21~42岁,平均30.6岁。19例为足月剖宫产,4例为中孕剖宫取胎。  相似文献   
3.
陈欣  任秀蓉  林小娟 《西部医学》2010,22(11):2022-2023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对产妇的影响及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303例单胎足月妊娠且无严重妊娠合并症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2例,对照组151例。试验组:缝合子宫切口时将子宫置于腹腔外;对照组:缝合时子宫保留在腹腔内。比较两种缝合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24h出血量,胃肠道反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发热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F=1.259,P=0.263)。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腹腔内缝合组较试验组提前(F=16.83,P=0.000)。术中胃肠道症状对照组多于试验组(P=0.031),手术时间和术后发热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剖宫产术中腹腔内或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其结局无显著差异。腹腔外缝合可作为常规的手术方式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广泛切除术(LARVH)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LARVH+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ARVH组)。随机抽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因子宫恶性肿瘤行传统开腹手术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患者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结果 LARVH组2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量为(150~35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0~2.5)d,术后盆腔引流量为(125~350)mL,膀胱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为(12~30)d,住院时间为(14~20)d,术后拆线时间为(5~7)d,以上临床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均可下地活动,无一例伤口出现脂肪液化感染。LARVH组手术时间[(210~320)min]、阴道切除长度[(3.0~4.0)cm]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LARVH组患者随访(3~14)个月显示,术后残端愈合良好,无一例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LARVH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是否切实可行,尚需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我院因双胎、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行剖宫产术的病例为甲组,与2006年6月~2008年5月因以上原因于剖官产术中预防性施行改良式B-Lynch缝合的病例为乙组进行对比,两组病例于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官缩剂(缩官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结果:预防性施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病例出血量明显减少,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在剖官产术中预防性应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欣  任秀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26-2627
目的:探讨压脉带捆绑子宫切口下方宫颈处阻断子宫血流在急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3例因剖宫产术中各种因素导致的大出血患者,术中将子宫提出腹壁切口外,用压脉带直接捆绑切口下方宫颈部分,暂时完全阻断子宫血供并计时,阻断时间最长10分钟,缝合过程中每5~10分钟松1次压脉带,放松5分钟后再加压,缝合后观察15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即继续手术.结果:23例中1例因中央型前置胎盘并植入,出血多且迅速继发凝血功能障碍行子宫次全切,其余22例均抢救成功保住子宫,无一例术后感染,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7天经腹部B超探测子宫复旧好,所有产妇均于产后6~7天痊愈出院.结论:压脉带捆绑宫颈暂时阻断子宫血流法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适用于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子宫弥漫性出血,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急救措施,特别适用于输血条件受限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49岁,已婚.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于1999年7月14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一贯规律,于1999年6月1日月经来潮时经量增多为原月经量的3倍,月经经期延长,当地医院治疗后阴道流血量减少,但淋漓不尽,于1999年7月4日再次出现阴道大量流血,当地医院治疗后阴道流血仍多,以阴道流血待诊入院.  相似文献   
8.
子宫肉瘤较少见,仅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6%左右,恶性程度高,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而原发于子宫颈的肉瘤则更少见.我们于1997年~1999年,先后诊治2例子宫颈肉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普鲁卡因促进产程进展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出经阴道分娩发生宫颈水肿168例于宫颈注射阿托品0.5mg、普鲁卡因2ml为研究组,100例宫颈水肿单一注射阿托品0.5~1mg为对照组,观察产程进展。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水肿消退、宫口扩张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品联合普鲁卡因该方法有促进产程进展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MTX+米非司酮治疗切口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应用MTX注射+口服米非司酮,使HCG下降,再经宫腔镜下行清宫术。结果 32例患者清宫手术顺利完成,出血仅10~30mL,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均得以保留子宫。结论应用宫腔镜联合MTX+米非司酮治疗切口妊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