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采用正侧位定位像结DoseRight技术进一步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上气道CT检查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搜集行上气道CT检查的3~7岁患儿107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飞利浦128iCT进行数据采集,试验组采用上气道正侧位定位像定位,对照组只采用侧位定位像定位。记录两组患儿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volume dose index,CTDIVOL)以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所得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结果 实验组ROI1的SD值高于对照组而SN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83,-5.98,P < 0.01);两组患儿SD值及SNR在ROI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289,P = 0.772);实验组平均CTDIVO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6,P = 0.012);对照组平均DLP较实验组高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46,P = 0.019)。结论 双定位像结合DoseRight技术能够降低OSAHS儿童上气道CT检查的辐射剂量并保证图像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MR小肠造影(MRE)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儿童肠白塞病(B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9例肠BD患儿,观察其MRE及DWI表现。结果 MRE显示5例病灶位于回肠末端和回盲部,表现为深大溃疡;4例累及多部位,包括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等。9例病变局部肠壁均增厚,3例伴息肉样增生。DWI中,8例病灶呈高信号,1例中等信号;增强后7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2例中度强化。9例中,3例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例病灶邻近腹膜、肠系膜增厚强化,1例局部肠腔狭窄,1例小肠系膜侧血管增粗强化而呈“梳齿征”。结论 MRE结合DWI有助于诊断儿童肠B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