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清丰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清丰县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清丰县共报告5 756例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07.57/10万。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15~34岁,占发病总数的53.0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72.897,P<0.0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1.47%。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区(x2=30.722,P<0.05)。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2005-2012年清丰县乙肝报告发病率起伏不定,流行形式仍然严峻,应加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和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措施,降低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6—2017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学生伤害流行状况和主要原因,探讨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房山区小学、初中及高中各2所学校1 1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顾过去1学年伤害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学生人次伤害发生率为11.87%。男女生人次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3.55%和1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小学伤害率比初中和高中高,3个学段伤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4,P0.05)。各年龄组间的伤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15,P0.05)。前3位的伤害类型分别为跌倒/跌落、刀/锐器伤、打击/与人或钝物撞击敲击伤,发生率分别为6.44%、1.42%和1.00%;7—8月暑假期间是学生受伤害的高峰期。校外发生率明显高于校内,分别为8.11%和3.76%(χ~2=20.24,P0.01)。校外发生伤害地点主要在家中,发生率为3.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是小学六年级、长期和(外)祖父母居住(OR值分别为3.814和1.701,均P0.05)。结论应强化学校、家庭对学生安全技能及伤害防范的教育和提醒,构建学生伤害三级预防工作体系,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社会、家庭和校园环境,有效减少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房山区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烟草相关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房山区3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和1所职高共1 50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学段学生尝试吸烟情况以及对烟草的知信行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房山区2019年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为6.30%,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3.46%、4.12%、3.53%、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0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高学段、身边有朋友吸烟、见到电视电影中有吸烟镜头、模仿偶像吸烟等变量是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烟草相关知识各题目的正确率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对于烟草的肯定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性别、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8.90%的学生表示今后肯定不会吸烟。52.02%的学生会劝阻身边吸烟的人,1.26%的学生会跟随身边人一起吸烟。22.16%的学生表示会模仿明星偶像抽烟,性别和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作者简介:孟毅(1982-),女,北京市房山人,学士,主管医师,主要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儿童青少年的控烟是今后降低全社会人群吸烟率的关键。控制儿童青少年吸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防控,创建轻松和谐、无烟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强化知识宣教与干预,使儿童青少年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产生心理认同,将控烟行动坚持一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