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基层医院脓毒症集束化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点理论培训和对口支援的方法对郴州市7个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回顾性调查培训前所有脓毒症患者388例和前瞻性收集培训后423例的一般资料,分析医护人员对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培训前调查结果显示,2h内放置深静脉依从性最好,双上肢同时留取病原菌标本和液体复苏6h内EGDT达标依从性最差,其余依次为1h内完成乳酸测定、12h内乳酸下降、晶体液复苏为主、3h使用抗生素、3h内留取病原菌标本、使用抗生素之前留取病原菌标本、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培训后调查结果显示,1h内完成乳酸测定依从性最好,双上肢同时留取病原菌标本,依从性最差,其余依次为2h内放置深静脉、3h内留取病原菌标本、3 h使用抗生素、12 h内乳酸下降或原乳酸≤2 mmol/L、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病原菌标本、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液体复苏6 h内EGDT达标。培训前后比较,1h内完成乳酸测定、2h内放置深静脉、12h内乳酸下降、双上肢同时留取病原菌标本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使用抗生素、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 h内留取病原菌标本、使用抗生素之前留取病原菌标本、液体复苏6 h内EGDT达标、晶体液复苏为主等方面培训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6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3)。采集患者入选研究后的外周血行白细胞计数(WBC),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来反映患者的感染程度,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入选时、1、3、5、7、14 d的外周血CD4+CD2+5Treg的水平。结果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的CD4+CD2+5Treg在T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逐渐下降,第14天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2±1.86)%VS (10.01±5.63)%, t=2.568, P=0.013)]。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Treg过多的现象,起到调节免疫紊乱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外伤(sev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s TBI)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RAGE)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水平,探讨其对诊断颅内感染的价值。方法:54例s TBI术后拟诊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根据最后诊断分为颅内感染组(n=12)和非颅内感染组(n=42)。酶联免疫法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拟诊颅内感染时CSF中的HMGB-1和RAGE蛋白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其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意义。结果:脑脊液的HMGB-1和RAGE水平在颅内染组和非颅内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11,P=0.000;t=2.683,P=0.008)。脑脊液HMGB-1和RAGE水平诊断颅内感染的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95%CI:0.822~0.975)、0.682(95%CI:0.555~0.809)。HMGB-1的cut-off值分别为209.50 ng/m L(敏感度:0.75,特异性:0.93);RAGE的cut-off值为108.50 ng/m L(敏感度:1.00,特异性:0.43)。结论:联合检测脑脊液HMGB-1和RAGE水平对s TBI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口腔医疗中,高速手机是造成交又感染的潜在来源。在高速手机停转的瞬间,手机的水路系统和气路系统都会因回吸作用而导致污染:为了减少气路系统的污染,目前一般采用在牙科设备中安装防回吸装置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两种安装防回吸装置的手机和普通无防回吸装置手机在停转时气路系统回吸量的分析,来评价这两种防回吸装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扭转的形成因素及MSCT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肠扭转的MSCT表现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小肠及系膜肿瘤并肠扭转,1例腹腔异物并肠扭转,4例腹内疝并肠扭转,5例乙状结肠冗长并肠扭转;17例肠扭转均见"漩涡征";5例见"鸟嘴征";顺时针扭转11例,逆时针扭转6例,扭转角360720°不等。结论:MSCT能清晰显示肠扭转的部位及伴随征象,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2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CRRT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1)。采集患者入选研究后的外周血行白细胞计数( WBC)、C反应蛋白( CRP)、降钙素原( PCT)检测来反映患者的感染程度,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 APACHE II)评分反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各组入选时、1、3、5、7 d的外周血CD4+CD25+ Treg的水平。结果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RRT治疗组的CD4+CD25+Treg含量在第5、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1±1.97 VS 9.71±1.52,t=2.125,P=0.046;6.70±2.62 VS 9.10±1.48,t=2.594,P=0.017)。结论早期CRRT能改善SAP患者Treg过多的现象,起到调节免疫紊乱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长期机械通气(LTMV)(≥7d)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126例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ICU时的一般情况,原发疾病分布,通气前生命体征,辅助检查以及APACHEII评分,气管切开时间。根据撤机后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依照设定的临床资料对2组病人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 生存组66例,死亡组60例。APACHEII评分、早期气管切开时间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机械通气前与撤机前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Cr)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机械通气前与撤机死亡前在外周血PLT,红细胞压积(HCT),血尿素氮(BUN)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ALB≥3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原发疾病及严重程度是影响LTMV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气管切开、合适的白蛋白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解读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 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的功能基本状况。肝脏被喻为 人体内的“中心实验室”。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 方法很多。虽然同时检测多种肝功能试验,在理论上有助于更 好地评价肝功能状态,但在临床实际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同时 检测过多的试验。熟悉每项肝功能的意义,根据检测目的,选 择必要的项目,更能对临床病人的肝功能状态做出正确、客观 的评价[1]。根据目前临床使用的肝功能实验项目大致可分六 类: 1.诊断肝实质性损伤的试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  相似文献   
9.
早期持续呼吸支持对重型脑干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将入选范围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除了早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呼吸支持治疗外,其余与对照组治疗措施相同.比较两组呼吸指标变化与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后12h、24h、48h呼吸指标吸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死亡率为34.1%,明显低于对照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呼吸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脑干出血病人的预后,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三七总皂苷(PNS)与谷氨酰胺(Gln)的肠屏障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1)PNS组(n=20),给予PNS胃内灌服,每日3次,每次50mg/kg,共3天;(2)Gln组(n=20),给予Gln胃内灌服,每日3次,每次1g/kg,共3天;(3)单纯手术对照组(n=10),除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其余操作同模型对照组;(4)模型对照组(n=10)。均在最后一次给药2小时后进行手术,夹闭SMA造成肠缺血,1小时后恢复SMA血流,再灌注3小时后分别观察血浆内毒素水平,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的细菌移位率及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模型对照组、PNS组和Gln组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率分别为73.33%、45.00%和46.67%,明显高于单纯手术对照组的3.33%(P均<0.01);而模型对照组的细菌移位率也明显高于PNS组和Gln组(P均<0.05);PNS组与Gl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模型对照组、PNS组和Gln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553±0.039)、(0.318±0.061)和(0.336±0.05)EU/ml,明显高于单纯手术对照组的(0.152±0.052)EU/ml(P均<0.01);而模型对照组的血浆内毒素水平也明显高于PNS组和Gln组(P均<0.05);PNS组与Gl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电镜下可见模型对照组损伤较严重,PNS组与Gln组损伤较轻。光镜下chiu分级,PNS组与Gln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NS组及Gln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损伤均明显减轻(P均<0.01)。结论PNS和Gln胃内灌服给药对缺血再灌注3小时的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