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住院患者的各类微生物检测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58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呼吸道分泌物占76.58%,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3.29%,鲍氏不动杆菌的科室分布以外科ICU、干部科、呼吸内科为主,分别占27.85%、14.56%、10.76%;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1.6%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53.8%~90.5%;158株鲍氏不动杆菌中分离出89株泛耐药不动杆菌,占56.33%,对多黏菌素E敏感率达1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3.6%.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针对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可选用多黏菌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含舒巴坦制剂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乙型流感患者血细胞变化特点及其意义,对比磷酸奥司他韦对两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3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通过咽拭子抗原检测确诊为甲、乙型流感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确诊的甲型流感的患者共100例为甲型流感组,乙型流感的患者共69例为乙型流感组,收集分组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患者的年龄分布,分析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以及CRP对甲、乙型流感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度;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时间来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效果。结果甲型流感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以青少年、青年为重,乙型流感集中在中青年。与乙型流感比较,甲型流感患者的白细胞(6. 87±2. 08)×10^9/L、CRP(15. 96±3. 74) m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 29±7. 71)%明显升高,单核细胞百分比(9. 96±2. 67)%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CRP对甲、乙型流感具有鉴别诊断意义(ROC面积分别0. 665、0. 683、0. 713;P=0. 005、0. 004、0. 001)。经过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后,甲型流感患者在服药后全身症状恢复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乙型流感患者,并且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甲型流感以青少年、青年为主,乙型流感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甲型流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RP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这三个指标对鉴别甲、乙型流感具有明显意义;磷酸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的效果明显优于乙型流感,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