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目的 探讨贝那鲁肽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在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对426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70例及不合并NAFLD组356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清转氨酶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发现T2DM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为16.43%,男性为11.21%,女性为22.6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D组与不合并NAFLD组相比,BMI、LDL-C及HOMA-I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PTT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NAFLD与BMI、LDL-C及HOMA-IR密切相关.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超重、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及高凝状态,故临床上在强化血糖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减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脂、抗凝,从而有利于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的控制情况及血脂、体重指数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20例,使用沙格列汀5 mg/d+二甲双胍2 000 mg/d;对照组20例,使用二甲双胍2 000 mg/d,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HbA1c、血脂、体重指数等,观察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两组餐后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对我科收治的1例外源性胰岛素诱发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进行系统回顾。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属临床罕见病,确诊主要依据胰岛素自身抗体,低血糖难以纠正的患者需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是否达标对尿蛋白、血脂及肝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回顾性分析457例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根据HbA1c结果 判定分为未达标组与达标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甘油三酯及肝酶学指标(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9.8±235.3)mg/dl vs(38.9±85.5)mg/dl、(2.64±2.99)mmol/L vs(2.02±1.50)mmol/L、(41.7±52.9)U/L vs(29.7±24.9)U/L、(83.6±28.6)U/L vs(74.3±25.8)U/L、(26.7±19.1)U/L vs(22.0±10.5)U/L,P<0.05].HbA1c与尿微量白蛋白、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r=0.209、0.115、0.11,P<0.01).尿微量白蛋白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9,P<0.05).结论 HbA1c达标与否对血糖外多种因素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及许多新的、有价值的临床循证依据不断报道,发现NAFLD与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共患人群增多,并对NAFLD的关注也从它本身的肝病意义扩展到代谢意义.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都还停留在假说阶段,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二次打击假说",即"第一次打击"是胰岛素抵抗,"第二次打击"是氧化应激.本文从NAFLD发病机制的角度,阐述了NAFLD与凝血及纤溶系统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