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西北边缘莱姆病流行状况沈江建,张金山,蒋文明,潘亮,于恩庶,童绎光泽县地处福建西北边缘,与赣交界。为查明闽赣交界处莱毒病的流行状况,1990~1993年5月我们从人群血清学、流行病学、临床、动物宿主、蝉类媒介方面开展调查,发现当地存在莱姆病。现报...  相似文献   
2.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下称耶氏菌病)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人兽共患肠道传染病、分布广泛,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本病存在,我们于1982年报道从病人、猪、鼠和鸡分离出耶氏菌。耶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为猪和奶牛,自然界已发现80多种动物可携带耶氏菌。这些染菌动物的粪便污染食物和水源,把病原体传给人。病人临床表现以胃肠炎为主,还能引起败血症、脑膜炎、肝脾脓肿、兰尾炎和急性关节炎等30余种  相似文献   
3.
迄今从人体和动物分离弓形体最常用的仍是小白鼠分离法,但其敏感性差。我们采用组织培养法从弓形体感染的早期材料中分离弓形体,并与小白鼠接种法比较,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被检材料取本所保存的弓形体2号株,皮下注射小白鼠,1一3天先采血,加蒸溜水破坏红细胞,再加盐水,供接种用。然后取脾研磨,加生理盐水,制成10%悬液,作为被检材料。  相似文献   
4.
弓形体病在欧美国家很常见,特别以淋巴结肿大型最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病例中,15%为弓形体病。我国的弓形体病调查结果,也证明弓形体感染相当广泛,但发现的病例不多,其主要原因为弓形体感染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比较困难,医疗单位又缺乏特异的实验诊断手段,致使多数病例不易被发现。本文报告的1例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诊断噬菌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噬菌体,国外已有过许多研究,但多用于研究菌株的裂解型,而未见有关诊断噬菌体的报道,国内在这方面也是空白。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其它肠道菌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学特征,需要多种试验方法和较长的时间才能鉴别。为此,许多研究者曾试图从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方法方面来简化鉴别手续,但迄今未收到较好结果。我国在肠杆菌科诊断噬菌体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鉴别沙门氏菌属、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仍然以每天感染15000人的速度快速扩散传播,95%以上的HIV感染者系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宣传教育及对高危行为的干预仅起到减缓传播速度,而无法止其流行,高效抗病毒疗法对大多数感染者来说价格昂贵并且过于复杂,此外,还不能达到清除体内病毒的目的。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钩端螺旋体病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5年本病列入法定传染病。1955~1993年全国累计报告2424057例,平均发病率为7.0834/10万,死亡24637例,平均病死率为1.02%。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均有本病报道。90年代初钩端螺旋体病疫情相对稳定,常有局部爆发流行,并存在潜在流行因素。我国疫区分布广泛,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分布在北纬25°~35°,东经100°~120°之间,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些省份。  相似文献   
8.
中国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及其地理分布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迄今已发现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65种,其中啮齿目29种,两栖蛙类8种,食虫目和家畜各6种,食肉目和实验动物各3种,兔形目、鸟类、偶蹄目和爬行动物各2种,鱼类和节肢动物各1种。除鸟类和昆虫外,其它动物既带菌又能排菌,不仅为储存宿主,也是传染源。鼠类是我国稻田型钩体的主要宿主动物,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尤为重要;猪和犬是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的主要传染源,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鼠类密度大,带菌率高;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猪和犬的带菌率相对高,牛作为七日热型钩体的传染源意义值得进一步调查。由此表明,我国钩体的宿主动物种类多、分布广,且主要宿主动物分布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某些新的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的人类传染病日1,其中大多数为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有的早在动物中潜存着,未为人们所认识;有的是已知病原体,但获得了新的特性,适应于人体,增强了致病力。最受世人关注的有4种病:艾滋病、埃博拉热、疯牛病和0157:H7型大肠杆菌病,这些疾病对人畜的危害程度,要视我们与其斗争的策略而定,如果掉以轻心,后果不堪设想。一、流行情况:一种新人兽共患病的出现,由于人类对其缺乏认识,没有掌握与其斗争的武器,又无天然抵抗力,往往造成对人类健康生命和社会经济的巨大损失。最明显的例子是艾滋病,从其被发现至…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莱姆病的发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清学调查证实福建省8个县(市)林区人群存在莱姆病感染。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学和血清学确诊莱姆病典型病例6例,疑似病例9例。从蜱类中肠涂片见到典型的莱姆病螺旋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