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 ,在厌氧环境生长繁殖 ,产生外毒素所致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发作后病死率高达 2 0 %以上。但无论采用被动免疫还是主动免疫 ,只要使机体血清的破伤破抗体含量达 0 0 1~ 0 1IU/ml,即可获得免疫保护作用[1 - 6 ]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TIG)、破伤风抗毒素 (TAT)和破伤风类毒素 (TT)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疗效已得以普遍认可 ,但国内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现介绍如下。一、应用TIG、TAT及TT的认识误区1.误区一 :因TAT疗效肯定、价格低廉等特点 ,在我国常规用于外伤患者 ,有人认为只要是伤者 ,都可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评估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符合率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性。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拟行PiCCO监测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由各级临床医师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选择治疗方案,在得到监测结果后决定是否更改治疗方案。统计临床评估的预测符合率和治疗方案更改率。结果:临床评估预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符合率为50.2%~71.3%,其中预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符合率较其他3项参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根据PiCCO监测结果,41%医师更改了治疗方案。SOFA评分6~12的患者,临床预测符合率较评分<6和≥12者均显著降低(均P<0.05)。中高级职称医师预测符合率显著高于住院医师(P<0.05),且更少更改治疗方案(P<0.05)。结论:临床评估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符合率较低,PiCCO监测能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患者通过ABL800血气分析仪测定的动脉血中的钾、钙均低于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测定的静脉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离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钠组中两种仪器测定的钠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仪器测定的电解质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无论是使用肝素钠抗凝注射器还是BD血气针采集动脉血进行床旁电解质测定,都不能替代常规生化方法的电解质测定.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女,44岁。因反复呼吸困难7 d入院。7 d前反复出现呼吸困难,以体位变化或活动后为甚,不伴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心悸和晕厥等。既往有陈旧性脑梗死后遗症(左侧肢体运动障碍);2型糖尿病;月经不调十余年。查体:肥胖体形,颈静脉怒张,心音有力,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全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肝颈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上端1/4处见一较强异常回声,带状,约5.2 cm×3.0 cm,有蒂(蒂长约1.5 cm),可随心脏搏动而活动。右心扩大,右心房黏液瘤可能性大,肺动脉高压(轻度),右房室瓣关闭不全(中度)。胸部CT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可吸入颗粒物PM2.5对大鼠心脏交感神经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心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明确PM2.5是否具有致交感神经重构作用,探讨PM2.5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按25mg/kg剂量经气管内缓慢注入颗粒物悬液染毒,每周染毒2次,连续染毒4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颗粒物悬液;两组大鼠于末次染毒后次日处死,开胸留取双侧心耳和双心室前壁,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的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密度,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吸人PM2.5后,心脏左室前壁和右室前壁交感神经分布密度明显升高(P〈0.01和P〈0.05),心肌N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和P〈0.05),两者密切相关。结论PM2.5能增加大鼠左右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NGF蛋白,从而导致心室交感神经分布密度增加,证实具有致交感神经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吸入颗粒物(PM2.5)对大鼠心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β受体阻滞剂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普萘洛尔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按25mg/kg剂量经气管内缓慢注入颗粒物悬液,每周染毒2次,连续4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注入;普萘洛尔组大鼠在染毒的同时给予普萘洛尔50mg/kg/d,溶于饮用水中.所有大鼠于末次染毒后次日处死取双侧心耳和双心室前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肌NG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3组大鼠之间左右心耳NGF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心脏左室前壁和右室前壁心肌N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普萘洛尔组大鼠心脏左室前壁心肌NGF mRNA和蛋白表达较实验组显著降低(均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右室前壁心肌N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实验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PM2.5可导致大鼠心脏左室前壁和右室前壁心肌NGF表达水平增强,可能是PM2.5致交感神经重构的重要机制之一.普萘洛尔能通过抑制心肌NGF表达,从而拮抗PM2.5导致的交感神经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竞赛开展住培急救技能培训模式, 分析发现的问题, 为优化住培急救技能培训模式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参加竞赛的第二年住院医师(n = 142)为研究对象, 进行急救技能和理论考核, 不合格者纳入复训。根据第一年是否参加基础生命支持(简称BLS)培训分为参加过的A组(n = 88)和未参加过的B组(n = 54)。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 Logistic回归分析CPR合格的相关因素。结果住院医师的性别和专业在A组与B组间无区别(女, 62.5%vs. 68.5% , P= 0.466;中医, 50%vs. 53.7%, P= 0.668), 但A组真实复苏经验多于B组(40.9%vs. 9.3%,P= 0.000)。CPR成绩大于80为合格, A组的合格率高于B组(81.8%vs. 61.1%, P= 0.006), A组的按压成绩高于B组(30±5vs. 25 ±10,P= 0.001), 其中A组的按压频率、深度及回弹度和按压呼吸比例均优于B组(73.9%vs. 55.6%, P= 0.024;88.6%vs. ...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与肺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丛鲁红  何庆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835-1837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目前被认为是存在于心、肾、脑和肺等组织局部的内分泌系统之一,其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为该系统的主要效应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AngⅡ不仅参与心肌重塑、肾硬化等发生发展过程,而且可能通过刺激细胞增殖、趋化炎性细胞等作用,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且血管紧张素Ⅱ与肺纤维化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将其最近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急危重症学科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中日医院急诊科或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轮转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3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名。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通过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反馈和学习效果评定等形式评估。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包括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在教学效果反馈中,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及带教老师对其学习效果评定得分也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急危重症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并且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临床教学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发现意识障碍1h”急诊,来时毒物分析血的氯氮平浓度2·1ug/ml,尿氯氮平浓度6·5ug/ml,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左侧肺部分不张。胸片:左侧胸腔积液伴膨胀不全,右侧胸腔积液,肺纹理粗亮。动脉血气分析:pH7·41,PCO253mmHg,PO259mmHg,诊断“氯氮平中毒,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给予解毒补液、呼吸机辅助呼吸、利尿及对症治疗,半月后患者中毒症状有所缓解,复查血尿的氯氮平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患者仍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抗感染治疗,并平稳过渡至撤离呼吸机治疗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