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局部麻醉技术在口腔治疗中运用广泛,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牙周膜麻醉作为一种首选或补充麻醉技术,与常规局部麻醉技术相比,在局限麻醉范围、提高麻醉效率等方面展现了其优势。文章就牙周膜麻醉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种有效的孤独症患儿牙科治疗的辅助方法:口服眯达唑仑镇静术。方法选取完全不能配合口腔诊疗的重发孤独症患儿10例,治疗前口眼眯达唑仑0.5mg/kg,待达到R.amsay3~5分的镇静程度后开始牙科治疗,治疗全程保持口腔清洁、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30min内,治疗结束后在诊椅上休息至镇静程度Ramsay1~2分,牛命体征监测正常后由家属护送离院。结果完成此类治疗共17人次,患儿年龄(6.00±1.89)岁,体重(28.10±9.36)kg,药物起败时间(32.06±8.30)min,Houpt治疗完成情况评分(4.71±0.77)分。治疗过程基本顺利,镇静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根据本组病例,采用口服咪达唑仑镇静术,辅助孤独症患儿牙科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儿童牙科治疗镇静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小的牙科门诊手术(舌系带延长术和小外伤缝合术)2—7岁的儿童37人采用镇静技术,给予氯氨酮(3mg/kg),咪达唑仑(0.05mg/kg)。必要时再给氯氨酮(1mg/kg)。术中术后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并记录药物副作用和评价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32名患儿在第一次注射后即取得了较好的镇静满意度。另外5名患儿在进行第2次注射后也取得了成功。一般注射后5分钟药物开始起效,持续时间大约半个小时,结论肌内注射氯氨酮和咪达唑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牙科镇静技术。这一技术因其效果良好和易于推广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分析孕妇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于2022年7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驻点, 对到院做产前检查的316名孕妇应用孕妇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健康信念问卷及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学因素对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结果纳入孕妇316名中, 110(34.8%)名孕妇日常口腔保健行为不佳, 120(38.1%)名的孕妇在孕前或孕期未行口腔检查。孕妇整体口腔保健的健康信念不高, 得分为6.63+3.23、中位得分为7(5)。感知口腔疾病的易感性(OR=1.51, 95%CI:1.026~2.213)、日常生活的自我效能(OR=2.64, 95%CI:1.384~5.040)、口腔检查的自我效能(OR=1.74, 95%CI:1.184~2.570)是孕妇日常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健康动力(OR=2.47, 95%CI:1.474~4.126)及口腔检查的自我效能(OR=4.17, 95%CI:2.626~6.619)是孕妇孕前及孕期口腔检查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孕妇口腔保健的健康信念特别是感知...  相似文献   
5.
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ectodermal dysplasia)可分为有汗性和无汗性两类,后者诊断需伴有一种皮肤附属器发育不良.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多个牙缺失或全口无牙颌,无汗,秃发.来口腔科就诊或会诊的病人多为多个牙缺失或全口无牙颌患者.现将我院收治的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马来酸咪达唑仑(midazolam HCl)静脉输注提高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50例双侧下颌阻生智齿拔除难度基本相同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一侧采用盐酸咪达唑仑低流量(平均流量0.042±0.010mg·kg^-1)静脉输入,另一侧空白对照。结果试验组焦虑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得分21.4±12.2mm,疼痛VAS平均得分(6.92±9.50)mm,与对照组(35.9±18.2)mm;(16.4±12.4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结论在拔除阻生智齿时,对轻度恐惧的患者应用盐酸咪达唑仑镇静,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三种根管预备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三种根管预备器械预备后牙弯曲根管的临床情况 ,从而评价镍钛机动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研究对象为年轻下颌第一恒磨牙 30例 ,分别采用手动不锈钢器械、手动镍钛器械和机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 ,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可高度重叠的X线片 ,通过计算机扫描和放大比较根管拉直情况以及根尖孔敞开、台阶和侧穿的发生率。并记录各组的操作时间和器械折断发生率。结果 对于低度弯曲的根管 ,不锈钢组比镍钛组更易造成根管拉直 (P <0 .0 1)。对于高度弯曲的根管来说 ,不锈钢组与镍钛组 ,相差更为明显 (P <0 .0 1)。治疗失败在各组均有发生 ,操作时间机动组比手动组要快 (P <0 .0 1)。结论 机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控制牙科恐惧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1例对牙科治疗极度恐惧但能与医师良好沟通的患者,将其两侧需行根管治疗的2颗患牙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牙科治疗,试验组加用咪达唑仑静脉泵入清醒镇静技术,控制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恐惧。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行为治疗效果,并观察试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和Frankl治疗依从性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z=- 4.846,P=0.000;z=- 4.907,P=0.000)。试验组患者采用镇静措施后血压、心率均有轻度降低,并有轻度的呼吸抑制,但不影响治疗完成。结论单纯咪达唑仑静脉镇静对于能够良好沟通、主观愿意配合的极度牙科恐惧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提要: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权威教科书,结合作者临床经验,介绍疼痛管理与镇静技术在口腔门诊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本文简介了术前焦虑缓解、行为镇静,术中有效的局麻操作、镇静术相关知识及口腔门诊常用的吸入和静脉镇静技术,强调了术后合理、持续镇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下颌前磨牙由于具有多样异常的解剖形态而闻名,是根管治疗中最有难度的一类牙齿,Sloewy教授称下颌前磨牙是“牙体牙髓的一个谜”[1]。多数的口腔教科书对于下颌前磨牙的的解剖形态都有很好的描述,但是没有提供一些牙根及根管变异的细节,而下颌前磨牙牙根的数目变异有一定的发生率。搜索大部分文献报道更多的是根管形态的变异,对于牙根数目的变异研究较少。但下颌前磨牙的牙根数目的解剖变异对于牙体牙髓、口腔外科以及口腔修复学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掌握下颌前磨牙的解剖是口腔临床操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