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8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 48例病人于入院初、诱导和维持治疗后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肝脏功能测定和血常规检查 ,确诊后予更昔洛韦诱导和维持治疗。结果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肝脏、肺脏、消化道和血液系统损害为主 ,2 0 8%合并先天性畸形 ;经对症和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3 9例黄疸消退 ( 3 9/4 3 ,90 7%) ,17例 ( 17/3 2 ,5 1 1%)肝脏肿大 ,11例 ( 11/2 9,3 1 9%)脾脏肿大回缩至正常 ,83 3 %的患者CMV -IgM转阴 ,ALT、AST、γ -GT、T -Bili和D -Bili明显降低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骨髓抑制不明显 ,各阶段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改变不明显 ,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侵犯多个脏器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瘦素在抗感染免疫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文探讨小儿败血症时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 17例败血症患儿入院后 2 4h内空腹血清瘦素、CRP、TNF α、IL 6的水平 ,并与 15例健康儿童空腹血清瘦素水平比较 ,同时分析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CRP、TNF α、IL 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①在败血症急性期 ,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②在败血症患儿中血清瘦素水平与CRP水平显著相关 (r =0 .6 4 7,P <0 .0 1)、与TNF α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r =0 .5 96 ,P <0 .0 5 ) ,而在瘦素与IL 6之间无相关性 (r =0 .2 5 0 ,P >0 .0 5 )。结论 瘦素作为一种细菌感染的急相反应物可能参与了败血症患儿的抗感染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新生儿78例,分析不同入院途径、出生体重、胎龄、住院天数、通气方式和时间与感染的关系,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本组共检出95株多重耐药菌株,其中院外收治、体重<1 500g、住院时间>14 d、胎龄<3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多重耐药菌阳性监测率高于其他组(P<0.01).革兰阴性菌85株占89.4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10株占10.53%,主要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结论 院外收治、体重<1 500 g、住院时间>14 d、胎龄<3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首选治疗分别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胎龄<34周的早产儿225例,分为BPD组23例(包括轻度组18例和中重度组5例)和非BPD组20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lR=2.02(95% CI:1.13,4.25)]、脓毒血症[OlR=1.79(95% CI:1.54,2.41)]、机械通气时间[OlR=1.83(95% CI:1.27,3.62)]为<34周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脓毒血症、机械通气时间是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减少有创通气可以防治BP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予红霉素治疗,每次5 mg/kg ,口服, q8 h,疗程5~7 d;实验组,金双歧联合红霉素治疗,红霉素用法同对照组,金双歧0.25 g, t.i.d.,口服,疗程5~7d。结果实验组患儿呕吐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胃潴留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红霉素组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红霉素组;金双歧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以尽快缓解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可以使患儿尽快达到全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方法 及价值,从而为救治新生儿肺出血提供指导.方法 对宝安人民医院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8例新生儿肺出血,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 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存活25例,死亡3例,治愈率89.28%.其中早产儿肺出血治愈率为81.48%,病死率为18.52%.足月儿及过期产儿7例治愈率100%.其死亡原因主要为低体质量、颅内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症感染、重度肺透明膜病等.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不可替代的措施,早诊断、早上机且有效的调节呼吸机参数有利于提高新生儿肺出血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确诊的63例CVA患儿全部采用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用药3-5d后咳嗽表现均有改善,7~10d症状明湿减轻,服药2周后咳嗽基本停止。随访3个月,未再出现咳嗽,未再发现有哮喘样症状。结论 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提高临床医生对CVA的认识是达到正确诊断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8例败血症患儿入院时血清瘦素、CRP、TNF-α、IL-6的水平,并与18例健康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同时分析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CRP、TNF-α、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败血症急性期,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099,P<0.001;且与TNF-α水平显著相关,r=0.737,P<0.001;与IL-6水平之间也存在着相关性,r=0.734,P=0.001;与CRP之间无相关性,r=0.398,P=0.102.结论瘦素可能深入地参与了新生儿的抗感染免疫,瘦素的检测可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近十余年已在我国广泛应用。它使较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度过难关,对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用肠道外营养过程中,如何合理的营养评价及尽早发现并发症,有待临床观察。我科自1996年1月~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和耐受性。方法 :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①治疗组 (阿奇霉素组 ) :38例 ;②对照组 (红霉素组 ) :34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 ;对照组加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6 .8% (33/ 38)和 6 4 .7% (2 2 / 34)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38/ 38)和 91.2 % (31/ 34)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2 %(5 / 38)和 2 6 .5 % (9/ 34)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分别为 5 .3%(2 / 38)和 2 0 .6 % (7/ 34)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