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及与训练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驻疆某部高原驻训返回平原1周后140名士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士兵训练倦怠问卷方式进行测评,分有、无高原脱适应症状两组,比较两组训练倦怠间的差异性,同时分析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相关性。结果①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为80.00%,与高原维稳部队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状发生率78.36%(χ2=0.188,P=0.664)、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75.10%(χ2=1.279, P=0.258)均无显著性差异。疲倦(12.86%)、头晕(11.43%)、乏力(10.00%)位居高原脱适应症状前3位。②有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训练倦怠总分及身心耗竭、训练疏离得分显著高于无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 P<0.01)。体质量超重士兵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士兵(P<0.05)。③进入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回归方程(P<0.01)为:训练倦怠=0.498×高原脱适应症-0.126×年龄+0.038×军龄+0.069×文化程度+0.029×体质指数。结论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减少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有助于降低训练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心理服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新疆维稳部队心理健康维护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发生后,新疆维稳部队心理健康维护专家组采取3种做法,确保了维稳部队心理健康维护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次急进高原士兵训练倦怠与疲劳状况、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法选取首次进驻高原的700名士兵应用疲劳‐14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自编士兵训练倦怠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48套,有效率92.6%。结果首次进驻高原士兵训练倦怠与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疲劳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在疲劳状况和训练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显著(P<0.01),心理资本在疲劳状况和训练倦怠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P<0.01);心理资本在疲劳状况与训练倦怠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078,占总效应的17.0%。结论首次进驻高原士兵训练倦怠与疲劳状况、心理资本具有密切的关系,心理资本在疲劳状况与训练倦怠间具有中介和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戈壁地域驻训士兵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戈壁不同地域驻训部队324名士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士兵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及中国军人常模(t =11.51、5.16,P <0.01),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3.6%,其中轻度抑郁占24.3%、中度占9.3%。士兵抑郁自评量表总分与年龄、军龄、独生子女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5);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戈壁地域驻训士兵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戈壁地域驻训士兵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士兵的不良情绪反应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6.
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官兵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执勤官兵的心理应激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的某部145名执勤官兵采用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执勤官兵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的6个因子及附加项目2、3、4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0.01);义务...  相似文献   
7.
炎琥宁注射液是以穿心莲内酯与琥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酸半酯,再生成单钾盐制成的注射用中药制剂,为微黄绿色至淡黄色的粉末或粉块,具有抗病毒、退热、抗炎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胃肠道感染、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由于炎琥宁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且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现将联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执行特殊任务官兵心理应激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问卷(ATQMGS)为检测工具,对参加执行新疆地区特殊任务1周后的某部官兵168例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执行特殊任务官兵各ATQMGS因子均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了解进疆某部新兵职业倦怠与适应不良的相关性,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进疆某部新兵520名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年龄16~18岁新兵职业倦怠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19岁新兵(P0.01);初中文化程度新兵职业倦怠总分及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新兵(P0.05,P0.01)。进疆新兵职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因子与适应不良总分及各因子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环境适应、情感障碍、年龄进入职业倦怠总分回归方程,可解释职业倦怠20.2%的变异量。结论 环境适应、情感障碍、年龄是影响进疆某部新兵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社会突发性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破坏性强、影响力大。我军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军队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社会突发性事件的救援工作要有充分的准备,卫勤保障工作要有高效率的保障机制。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卫勤保障,如何确保应急救援卫勤保障质量,已成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