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重建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死率高,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吻合口瘘发生后要积极处理,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应把握好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指征,根据吻合口瘘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情况而定。改进吻合技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文章对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因胰腺及胆总管下段癌肿无法切除或胆总管下段狭窄需行胆肠吻合,常采用的方法是胆总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我们采用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瓣式吻合法同前术式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现将  相似文献   
3.
秦永跃  丁旭青  高廷朝  庞彬  陈鹏 《新医学》2003,34(3):178-179
目的:探讨单侧多根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手术后止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胸腔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自行改制的F7型输尿管导管1根植入壁层胸膜外间隙、交感链外侧1cm处,并与交感链平行,通过此管于有腔手术后注入1%利多卡因,行单侧多根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应用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如肺不张、胸腔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4-48小时各时段的疼痛评分A组均低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无肺不张及感染发生,B组肺不张及肺部感染5例,占8%,胸腔感染2例,占3%。结论:单侧多根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手术后病人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改善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骨横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方法 采用胸骨横切口(8-10cm)不进入胸腔的方法,进行胸腺瘤或胸腺组织的清除,包括前纵隔脂肪组织,手术共进行19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占84%。结论 胸骨横切口胸腺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的创伤及痛苦,有利于术后近期恢复及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实为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简称VSR)是心梗病人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预后极差。我们自1985年5月至1999年10月对12例VSR进行手术治疗。入院后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IABP辅助治疗,并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穿孔修补术。结果死亡5例,死亡率为41.7%。VSR临床表现以右心衰和心源性休克为特征,及早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和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 1 病例报告 共同心房为一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科自1989年至1999年间先后手术治疗共同心房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1 患者,女,16岁,生后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于入院前2年行走时胸闷、心悸,有活动后口唇紫绀、咯血史2次。查体:轻度林状指,心律不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Ⅲ/6收缩期杂音,P_2亢进并分裂音,三尖瓣区闻及Ⅱ/6收缩期杂音;肝脏肿大(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心脏术中心肌保护效果,我们在临床上研究了温血心麻液连续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选用17例先心病温血心麻液灌注组及16例冷晶体心麻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温血心麻液组在体外循环时间、自动复跳率、手术室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冷晶体心麻液灌注组。本研究证实温血心麻液连续灌注在先心病术中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避免了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中p53、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方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53、TSP-1和VEGF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p53、TSP-1、VEGF阳性率分别为72.06%、29.41%和64.71%。p53与TSP-1呈负相关(rs =-1.000,P〈0.01),与VEGF呈正相关(rs =1.000,P〈0.01)。TSP-1阳性组MVD为18.37±4.86,TSP-1阴性组MVD为29.80±6.35(t = 2.735,P〈0.01),TSP-1与MVD呈负相关(rs =-0.783,P〈0.01)。结论 p53通过调节TSP-1和VEGF的表达,促进了食管鳞癌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VEGF-C及VEGFR-3与NSCLC淋巴转移间的关系,为了解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NSCLC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NSCLC中VEGF-C和VEGFR-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二者在Ⅲ期NSCLC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加(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VEGF-C及VEGFR-3在NSCLC中高表达,与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隧道式吻合法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左开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吻合术2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食管胃重建以手工吻合65例,机械吻合98例,隧道式吻合50例。比较分析3组的吻合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法最低(P0.05)。结论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