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体,HCV急性感染后约50%~70%以上患者发展为慢性感染,其中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迄今为止,对HCv慢性感染尚无高效特异性治疗方法,对IFN—α的治疗应答率只有15%-25%。因此,寻求一种预防和治疗HCV感染的方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个体石英砂厂急进型尘肺发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某石英砂厂184名粉尘作业农民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探讨急进型尘肺的发病和特点,并针对其职业病的特点及防治提出建议。方法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职业史,临床表现,常规内科检查和高千伏X射线胸部摄片。胸部X摄片采用岛津800MA射线机高千伏摄影,根据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由尘肺病诊断专家集体诊断。数据处理采用相关检查和γ检验。结果诊断为矽肺46人,发病率为25%,其中1期矽肺24人,2期12人,3期10人;此次调查矽肺发病与工龄及年龄无相关性(统计184人P0.05),各期矽肺的工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2,P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2,P0.05)。结论尘肺病例接尘时间短,发病时间短,病程进展快,符合急进型尘肺的发病和特点。做好职业病防治宣传,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自身保护,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职业健康监护,以杜绝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维护劳动者健康和利益。  相似文献   
3.
阿尔兹海默病是中年后痴呆的常见疾病.国外资料,有家族史占发病数的10%,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国内有家族发病极少见,早发年龄更罕见.最近我们观察1个家庭2代5人患病,发病年龄均在33岁左右,病程进展快,预后极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HC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方法 用含有生长HCV基因的p90/HCVFL-longp U质粒,转化Sure细胞,36℃摇菌18h,提取质粒,以线性化DNA为模板,用T7RNA体外转录系统作体外转录,转录产物RNA作RT-PCR、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采用lipofectin包裹HCVRNA转染生长良好的HepG2细胞。转染48h后收集细胞,TRIzol提取RNA,分别用正链及负链引物作RT-PCR,确定转染细胞中有无HCV的复制中间体及病毒核酸。作免疫组化确定有无病毒NS3、NS5抗原。结果 体外可获得高浓度全长HCV-RNA,但转染未获成功。结论 全长HCV-RNA转染细胞模型的建立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对某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人2008—2012年的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对听力损害与工龄、年份、工种(车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929人次,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51%(222)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8.09%(156)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1);2008年与2012年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组在6年与9年比较时,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车间)不同听力损失有差异,综合车间、工艺车间LAeq8h(8h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低的岗位。结论噪声暴露时间越长、暴露水平(剂量)越高,听力损伤率越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6.
病毒感染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由病毒导致的疾病占感染性疾病的75%以上。由于病毒的复制是在机体细胞内进行,因此与机体细胞的代谢密切相关,很难找到既能杀死病毒,又不会损伤机体的药物。此外病毒进入机体后,其致病机理也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常常与机体免疫系  相似文献   
7.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伴脑转移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铬酸盐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对患者的职业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工作场所中六价铬化合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患者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l2年后发生原发性肺癌伴脑转移。结论长期反复接触六价铬化合物可能引起肺癌,应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减少作业工人职业性接触铬酸盐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院在 1989年 3月~ 2 0 0 1年 4月参加煤矿伤员院前急救中的 4 2例死亡伤员进行了统计 ,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死亡伤员中 ,男 4 1例 ,占 97 6 2 % ,女1例 ,占 2 2 8%。其中井下工作 38人 ,占 92 86 % ,地面工作 3人 ,占 7 14 %。1 2 致伤原因 详见表 1。表 1  42例煤矿工伤死亡人员致伤原因情况致伤原因人数百分比 %冒  顶 1 842 86瓦斯爆炸 1 2 2 8 57CO中毒 3 7 1 4机组撞击 3 7 1 4机车挤压 2 4 76钢梁垮塌 2 4 76矸架垮塌 1 2 38其  它 1 2 381 3 受伤部位 全身 12…  相似文献   
9.
耐多药肺结核是指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是结核病治疗的辣手问题。现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治疗的105例患者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2003-10/2004-09共收治肺结核患者638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8-2010年连续3年某电解铝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和重点监护人群,为制订相关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监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0年连续3年对某电解铝厂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触粉尘作业859人中发现1人为疑似尘肺病,职业禁忌症1人;接触噪声作业1 176人中发现16例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职业禁忌症45人;接触氟化物作业962人中未发现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症;接触高温作业41人中发现职业禁忌症1人,接触锰烟55人、沥青烟作业19人体检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该电解铝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是成形车间、电解车间、煅烧车间、铸造车间、组装车间、工艺车队、综合车间等,粉尘、噪声作业人员是该企业职业健康重点监护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