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象本质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和反思了 20多年来肝脏象本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实践。认为肝脏象学说的理论和实践,涉及研究领域广泛。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从文献研究、辨证规范化研究、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和医药结合研究方面作了阐述。认为当前研究需要探索新思路、建立新方法,促进理论创新和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研究的重点内容应包括;①肝病证候诊断标准的扩大验证和推广应用;②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阐明证本质;③肝病情志理论研究并编制肝证情志量表;④新药研制。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该院接诊的56例腹外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给予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血肿、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以及与左氧氟沙星(LFX)的联合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FOS及LFX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稀释法测定生物膜内活菌计数,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生物膜经抗生素作用24 h后,生物膜半定量显示,FOS组及FOS+LFX组吸光度值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FX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组及LFX组的生物膜内活菌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LFX组第4,8,24 h膜内活菌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FOS能破坏鲍曼不动杆菌已形成的生物膜,并可增强LFX对生物膜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融合与非融合术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6月,收集49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两组,观察组21例使用弹性棒非融合固定术,对照组28例椎间融合固定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并通过X线片测量腰椎各间隙高度。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6~34个月,平均26.7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上、下位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退变不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下位节段椎间隙高度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减少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与非融合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退变性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非融合术会降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绿原酸(CRA)对早期(24h)、成熟期(48h)烟曲霉菌生物膜(BF)的破坏及其联合两性霉素B(AMB)的杀菌作用,为临床烟曲霉菌BF相关性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构建体外烟曲霉菌24、48h BF模型,分空白组、CRA组、AMB组、CRA+AMB组;两倍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结晶紫法定量BF;扫描电镜(SEM)观察BF的形态。结果受试菌株经培养24、48h后可形成稳定BF,各组药物作用48h后BF定量显示,早期和成熟期BF空白组和单独AM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早期的CRA组较空白组和AMB组的BF减少(P<0.05),与CRA组相比,CRA+AMB组BF则进一步减少(P<0.05);成熟期的CRA+AMB组与空白组、单独AMB组或CRA组比较,BF也明显减少(P<0.05);SEM观察早期和成熟期BF,CRA组均较空白组和AMB组胞外基质明显减少,CRA+AMB组胞外基质和菌丝均显著减少。结论绿原酸可以破坏早期和成熟期生物膜,与AMB联合可以增强AMB对生物膜的渗透性,与AMB具有协同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4种临时冠桥材料戴用后的单体释出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4种临时冠桥材料(丙烯酸自凝树脂、丙烯酸热凝树脂、DMG-TEMP树脂、松风SWIFT-TEMP树脂) 对犬的右侧后牙进行临时冠修复,在牙备前、戴冠时、戴冠1周、2周、1个月5个时间点,收集临时冠对应区域的颊黏膜上皮细胞,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情况.结果:自凝塑料及热凝塑料组的颊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大小排序为戴冠1周>戴冠2周>戴冠1个月>牙备前、戴冠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DMG-TEMP树脂及松风SWIFT-TEMP树脂组的颊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在戴冠前后均维持较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颊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与自凝塑料及热凝塑料中的残余单体释出量呈正相关(P < 0.01).结论:自凝塑料冠及热凝塑料冠在戴冠早期均有明显的残余单体释出,并加速诱导了颊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心耳形态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和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首次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4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房颤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左房肺静脉血管成像或食道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左心耳形态分为鸡翅形、风向标型、仙人掌型、菜花型。术后随访18个月,以消融术后复发为结局,分析左心耳形态对房颤复发的影响。结果 阵发性房颤57例(22.80%)复发,持续性房颤78例(41.05%)复发,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发率明显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组患者左房前后径、左心房体积、左心耳体积均大于未复发组;左心耳形态学特征中,鸡翅型房颤复发率最高(37.26%),风向标型复发率最低(21.5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耳体积、持续性房颤及鸡翅型左心耳形态是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OR( 95% CI) 分别为1.348(1.009~1.801)、1.980(1.343~2.919)、1.687(1.021~2.786)。此外,服用ACEI/ARB类药物也有助于减少房颤复发。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房颤消融术后左心耳形态累计复发率依次为鸡翅型>仙人掌型>菜花型>风向标型(χ2=9.302,P=0.026)。结论 左心耳形态学特征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相关,ACEI/ARB类药物有助于降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右冠状动脉(RCA)内注射大剂量尿激酶结合球囊扩张挤压的方法处理13例RCA急性血栓性闭塞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在RCA近、中段急性闭塞部位急诊植入18枚普通支架后,闭塞的血管完全开通。但是,其中13例病人出现血栓栓塞支架以远的RCA主干,单纯球囊低压扩张挤压(4~6atm)等机械方法不能粉碎血栓,开通血管,遂通过导管向RCA注射50万U尿激酶(20min),再用球囊扩张挤压血栓;如果血栓不能被溶解粉碎,再注射尿激酶50万U,重复球囊扩张挤压。结果:6例接受冠脉内注射尿激酶50万U,其他7例接受尿激酶100万U,RCA血流恢复TIMI3级,远端RCA主干未见栓塞征象。13例病人住院期间无出血等并发症,随访2~20(10±8)个月未见发作心脏事件。结论:尤其是在没有Angiojet流体溶血栓吸引术或血管远端保护装置情况下,冠脉内注射大剂量尿激酶结合球囊扩张挤压血栓,不失为一种解决急性血栓性病变的简便易行而安全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亚健康的诊断、分型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健康的发生发展形势,探讨亚健康的诊断与分型方法。对照国际国内亚健康研究成果,研究亚健康症状在部队人群中主要表现,通过界定了部队亚健康人群状态的范围提出了部队官兵亚健康分型与诊断的基本依据。通过对亚健康明确诊断与分型,可以提高其干预措施有效性,可以做为建立部队官兵健康管理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