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与体内性激素的临床关系。方法:采集24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手术后外周静脉血标本(术前24例,术后20例)及24例健康男性青年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手术前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1)鼻咽血管纤维瘤患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不大(P>0.05);(2)血清雌二醇,孕酮术前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血清睾酮术前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水平变化不大(P>0.05);(3)鼻咽血管纤维瘤患后术性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水平变化不大(P>0.05)。结论:鼻咽血管纤维瘤发病机制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241例脐带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241例产妇的病例经分娩证实脐带异常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胎儿宫内窘迫而行急诊剖宫产率与脐带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脐带异常在产程中,宫内窘迫的发生率高于无脐带异常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脐带异常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脐带受压牵拉而致胎儿在宫内缺血缺氧,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估自创长骨骨肿瘤良恶性X线评分系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6例长骨骨肿瘤或者瘤样病变患者的术前X线平片,利用自创骨肿瘤良恶性X线评分系统进行病变良恶性判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统计评分系统诊断恶性、侵袭性及良性骨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骨肿瘤良恶性X线评分系统诊断恶性、侵袭性及良性骨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6.88%、56.76%和96.49%;特异度分别为100%、96.62%、76.81%;准确度分别为99.20%、84.92%、85.71%。结论:长骨骨肿瘤良恶性X线评分系统能定量评价骨肿瘤的良恶性,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6.
九月的时候,我换了一家公司。办公室是大间,都是隔断,相互间看不见,但相邻格子间打电话却能听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婴儿泌尿道感染(UTI)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初次泌尿道感染患儿85例。按照患儿年龄段不同分为2组:婴儿组55例,年龄1个月~1岁;幼儿组30例,年龄3~7岁。比较2组临床表现[发热、尿路刺激征、尿液异常情况(血尿、尿混浊)、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精神状态及纳差情况]、实验室结果[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WBC)、肝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率]、影像学检查情况、误诊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幼儿组比较,婴儿组发热、纳差、精神差等症状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与幼儿组比较,婴儿组血WBC、CRP、PCT、肝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异常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幼儿组比较,婴儿组影像学检查尿路结构异常率显著升高(P<0.05);与幼儿组比较,婴儿组误诊率及复发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婴儿UTI多表现为发热性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无法表述,误诊率高,需注意尿常规检测;婴儿UTI合并泌尿系器质性或功能异常者较多,需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婴儿UTI有一定复发率,需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老年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300例。根据感染是否发生,将其分为肺部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同时随机抽取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再根据预后情况,再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CRP、PCT以及IL-6水平在感染前后以及预后的变化,探究其预测和预后价值。结果肺部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其CRP、PCT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肺部感染组CRP、PCT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预后不良组其CRP、PCT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采用ROC曲线诊断老年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价值,其中CRP、PCT以及IL-6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0.813、0.772,三者联合为0.857。结论检测老年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和IL-6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变化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祝光礼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数十载,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总结了祝教授在治疗心梗后低血压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经验,认为心肌梗死后合并低血压的最根本病机是气虚血瘀,并在该病机基础上提出以益气活血的基本治法,兼以心为本,调和五脏,整体结合,并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3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剖宫产术中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加子宫动脉上行枝缝扎预防产后出血,并与同期30例比较。结果术中出血及产后出血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