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贝多芬著名的《第九交响乐》,又名《合唱交响乐》,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在维也纳首次演出,获得空前成功。罗曼·罗兰曾描述过观众被乐曲所激动的极其感人的场面: 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欢迎。在如此讲究礼节的国度,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预,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过去,大家把他抬到兴特勒家,他朦朦胧胧地和衣睡着,不饮不食,直到次日早上。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少年时代就对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溪流里观察这种逗人喜爱的小生物,用棉花为诱饵钓虾。他晚年曾画《儿时钓虾图》,在画幅上题诗道: 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 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 并有小注: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的动荡多变 ,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无法趋避的悲剧命运与痛苦思索。余光中作为诗人、作家和学者 ,他的不平常的深厚阅历及其杰出的艺术才华 ,决定了他必然要感应时代思潮 ,以深沉的历史感为有着切肤之痛的中国知识分子写影造像。在余氏作品中 ,渗透着文化中国的苦恋者、对故国乡土与精神家园的双重追寻者、“五四”感时忧国文学传统的继承者的多重精神向度。余光中出于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 ,以自己的创作实绩 ,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的忧患意识和“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 ,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得到一次灿烂的升华。余光中作品中的乡国情最能“体现既定的公认的价值” ,因而也就自然进入了“中国文学永恒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棋与书画     
艺术家应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潘天寿除读书、作画、吟诗、篆刻及登山之外,最爱好的消遣是下围棋。那的确是消遣,然又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消遣。他常以围棋的布局来比方画面的构图,下棋的终极目的仍在从中反复领悟作画构图的真谛。潘天寿在画面构图方面极具特色,他特别重视空间的占领,以少胜多,严格控制面积,出奇制胜。他作画时常说:“我落墨处黑,我着眼处却在白。”  相似文献   
5.
学报赋     
夫学术者, 聚文脉, 续学统, 为天地立心, 为国家奠基, 为民族植根, 为子孙后代万世开太平也。时移势易, 中国近现代大学应运而生, 薪火相传, 革故鼎新。国学与西学交融, 科技共人文齐辉。此乃思想之宝库, 精神之渊薮; 文化之摇篮, 文明之大纛也。泱泱乎, 千古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浩浩乎, 百代神州先哲继往开来。 夫学报者, 荟萃大学科研成果, 传播学人研究心得也。刊曰学报, 实奉学术为生命, 抒创见卓识; 冠以校名, 确表学府之品牌, 领翰墨风骚。学理昭昭悬日月, 激扬文字涵古今; 报道频频如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