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术后恶心、呕吐是全子宫切除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患者不适,严重者还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雷莫司琼是一种新型强效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药,其不良反应少,作用时间长,可安全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本文探讨静脉注射雷莫司琼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优势在于心脏在生理跳动的情况下手术,能避免体外循环(CPB)带来的全身反应及心、肺、脑、肾及胃肠的功能不全[1]、还可避免低温停跳液中的高浓度钾离子及心脏停搏对心脏的负面影响,减轻手术打击对心肌的损伤,并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但I/RI是不可避免的,医务工作者在想尽办法来减轻I/RI,有研究认为,麻醉技术或麻醉药物能够作为减轻心肌创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全麻开颅手术中用0.25%左旋布比卡因和0.5%罗哌卡因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血液动力学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60例接受开颅手术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20):切口浸润生理盐水;Rop组(n=20):切口浸润0.5%罗哌卡因;Lev组(n=20):切口浸润0.25%左旋布比卡因.麻醉诱导依次为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4u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 mg/kg;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记录特定时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异氟醚吸入浓度,记录术前、切皮后10min、钻颅骨及术毕的血糖值.结果 MAP、HR在切皮即刻至术毕Rop组和Lev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异氟醚浓度在缝合皮下和术毕时Rop组和Lev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在切皮后10min、钻颅骨和术毕时Rop组和Lev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和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可以降低神经外科开颅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波动,稳定糖代谢,有利于神经外科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ASAⅠ-Ⅱ(心功Ⅰ-Ⅱ)级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E组依托咪酯0.2mg/kg,P组丙泊酚1.5mg/kg,两组均复合芬太尼1ug/kg进行人工流产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间比较,术中SBP、DBP和H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前与术中SBP、DBP、HR、SpO_2和R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和肌颤E组明显高于P组,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梦幻P组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托咪酯或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均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与镇痛效果。但术中术后肌颤及术后呕吐发生率依托咪脂组明显高于丙泊酚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和硬膜外吗啡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分别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5 mL,吗啡2 mg,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 mg,分别记录术后2 h、4 h、8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当疼痛VAS评分大于4分时,口服双氯芬酸钾100~150 mg或哌替啶20~100 mg肌注止痛,观察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空白对照组2 h、4 h、8 h、12 h的疼痛评分高于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P<0.05),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24 h、48 h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内,空白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钾的例数多于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P<0.05),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患者术后未追加镇痛药;吗啡组的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氟比洛芬酯组(P<0.01);吗啡组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静注50 mg氟比洛芬酯可达到硬膜外2 mg吗啡同等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先心病患儿手术或其他大手术时,需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和术中的输血、输液,以提高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右侧颈内静脉是最常用的部位之一。成人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进行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但是小儿解剖标志和颈内静脉位置之间的关系可存在一定的变异,解剖标志往往欠清楚,因此施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较成人困难,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结肠镜操作是结肠疾病早期诊断和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肠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由于镜体局部刺激可引起肠痉挛等,给患者带来不适感,甚至可导致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无痛结肠镜检查可提高患者对操作的耐受性,减轻患者痛苦[2]。  相似文献   
8.
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区域多固定于下腹部及会阴部,可采用多种麻醉方法。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同时应用长效局麻药可延长镇痛时间起到术后镇痛的作用,近年来在小儿麻醉中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近年来应用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取得较好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1~12月择期行泌尿系统疾病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3~8岁,ASAI级。手术类型包括鞘膜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