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讨论中药封包疗法联合针灸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中抽取92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常规组使用中药封包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封包疗法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颈椎功能。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疗法联合针灸对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医院公共科研平台是实施科研活动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场所,整合公共实验研究平台资源,完善资源共享服务机制,是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助力。本文拟从医院公共科研平台资源共享服务的意义、实施路径以及对提高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微波治疗尖锐湿疣21例疗效观察符惠来黎雯(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研究所570203)尖锐湿疣治疗方法较多,我们采用微波治疗2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52岁,20岁以下3例,20-29岁10例,30-...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及其与四种常见女性阴道炎、宫颈炎的关系.方法: 对606例女性就诊患者采样进行淋病、阴道念珠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和UU进行检测.结果: UU总感染率为51.16%(310/606);606例患者中混合感染占210例,其中UU感染135例占混合感染检出率的64.29%;淋病、阴道念珠菌病、滴虫性阴道炎时宫颈UU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时宫颈UU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检测≥104ccu/mL者,其单独感染率(67.1%)较UU检测菌最<104ccu/mL者(45.4%)高,混合感染率(32.9%)较UU检测菌量<104ccu/mL者(54.6%)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海口地区女性就诊患者UU感染及其与阴道炎、宫颈炎混合感染相当普遍;细菌性阴道病可能是女性UU感染的诱因和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草提取物对体外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迁移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包皮组织分离、培养黑素细胞,用甘草提取物处理黑素细胞,对照组仅加入等量培养基,采用Transwell微孔膜法研究黑素细胞迁移,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钙离子。结果当甘草提取物在浓度>1.25 mg/L时,其黑素细胞迁移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浓度下的甘草提取物经处理后均能降低人黑素细胞内钙离子的水平;不同浓度甘草提取物对黑素细胞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测甘草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黑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从而抑制进黑素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6.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种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新型RNA分子.lncRNAs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肝静脉闭塞病(H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常见并发症,肝细胞损伤是HSCT所致HVOD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肝是人体功能代谢、能量转换的重要器官,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是HSCT后受者的直接致死原因之一,而lncRNAs具有促进损伤肝细胞修复的作用,可有助于减少HSCT所致HVOD的发生.笔者就lncRNAs在肝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转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阿维A治疗重症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2002年7月-2005年10月应用阿维A治疗50例重症银屑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麻风病作为一种重要的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NTDs),对患者躯体、心理、家庭和社会具有巨大影响。笔者就麻风病流行病学、遗传因素、免疫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简述,并介绍国家防治政策变迁和海南省防治历程,以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临床认识。WHO全球麻风病疫情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报告新发病例数和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麻风病疫情继续保持整体低流行状态,但长期低流行状态和疫情分布广泛且不均衡的特征仍然给防治工作带来挑战。麻风病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肤屏障、免疫缺陷、相关信号通路相关。血清学检测、细胞因子及微小RNA(micro RNA)标记物均可应用于辅助麻风病的早期诊断,同时有助于不同型别麻风病的区分、预测麻风反应、评估疗效及监测家庭接触者。麻风病的主要治疗方案采用WHO推荐的利福平、氨苯砜和氯法齐明等药物进行联合化疗。目前麻风病主要防治策略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传染源,保护健康人群,预防畸残发生,提高愈后生活质量。现阶段,海南省乃至全国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医务人员仍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其发病率,争取早日实现“零麻风”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定期白癜风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统计分析5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病程、分期的关系。结果稳定期白癜风证型以肝肾不足型、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三大证型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肝肾不足型、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增高,其中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病程〈1年和〉1年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白癜风中医证型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银屑病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法测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有效率。结果两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皮损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