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外增压膝内侧-小腿内侧上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小腿中下段软组织损伤治疗方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疗法可制成感觉皮瓣,促进小腿感觉功能恢复和神经覆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很好地与小隐静脉为何、促进局部创面修复;外增压膝内侧-小腿内侧上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疗法可便捷获取皮瓣、操作简单;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疗法解剖恒定,对小腿主干血管无损伤,手术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4种术式,1组:既不结扎蒂部小隐静脉,又不吻合向心性静脉11例;2组:吻合向心性回流静脉10例;3组:结扎蒂部小隐静脉13例;4组:既结扎蒂部小隐静脉又吻合向心性回流静脉13例。结果1组11例中术后1个月内有5例出现明显肿胀,有3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有2例半年后皮瓣臃肿。2组、3组、4组术后1个月皮瓣肿胀分别是3例、3例和1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分别为1例、1例和0例。半年后皮瓣臃肿分别是1例、1例和0例。结论第4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前3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8例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特点以及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结果:造成这8例不良事件的原因包括评估不足、主要发生在急诊高峰期,造成不良事件发生的医护人员大都为低年资护士。结论: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工作特点有关,因此,要能够强化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引导患者以及家属积极参与其中,护理工作人员要能够尽可能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从根本上降低外科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断指患者80例(100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50指),对照组38例(50指).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内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42例(50指),优42指,良5指,差3指,优良率94%;对照组38例(50指),优30指,良12指,差8指,优良率84%.2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经6 ~12个月随访,治疗组50指中,坏死1指,成活率为98%;对照组50指中,坏死6指,成活率为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断指再植术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经舟状骨一月骨周围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1例明确诊断为经舟状骨一月骨周围脱位,徒手整复失败患者,早期采用切开复位的同时行舟骨、大、小多角骨、头状骨局限性腕骨融合内固定并修复周围韧带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随访5个月~4年,优良率84.8%,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舟骨骨折愈合,无明显舟骨近侧及月骨坏死,腕骨融合满意。结论:早期切开复位,舟骨、大、小多角骨、头状骨局限性腕骨融合术是一种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6.
7.
陈仕平  黄丽雄  黎铭 《广西医学》2009,31(7):998-999
目的探讨旷置蒂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对7例足部皮肤缺损并小腿远段及踝部前、内为贴骨疤痕的患者,采用旷置蒂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二期再予以断蒂。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随访3-1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2例部分感觉恢复。结论采用旷置蒂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加二期皮瓣断蒂术,修复并有小腿远段及踝部广泛贴骨瘢痕的足跟部,足背中段皮肤缺损创面,是一种简单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型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较小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同侧小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15例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5 cm×3 cm~3 cm×5 cm。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完全成活,外形不臃肿,不影响下肢功能。结论小型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较小软组织缺损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JCI标准的跌落风险评估管理在儿童康复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实施JCI标准的跌落风险评估的儿童康复病房患儿1 524例为研究组,并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间给予常规跌落风险管理的儿童康复病房患儿1 416例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儿的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跌落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4%(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38%(P<0.05)。结论在儿童康复病房中实施JCI标准的跌落风险评估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患儿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转子骨瓣转移和钽棒植入两种不同方法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骨科住院手术的ONFH患者65例分为大转子骨瓣转移组(A组)和钽棒植入组(B组),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结果:A组FicatⅡ、Ⅲ期和B组FicatⅡ、Ⅲ期患者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icatⅢ期A组评分较高,与B组比较P〈0.05。B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都少于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钽棒植入术更适用于FicatⅡ期ONFH患者,具有疗效好、手术创伤小等优势,大转子骨瓣转移术对于FicatⅢ期ONFH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