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丁香柿蒂汤加味治疗呃逆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丁香柿蒂汤加味治疗呃逆2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均为我院住院病例,住院期间出现呃逆,符合呃逆的诊断标准,观察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45岁~70岁,平均年龄57.5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在40~70岁,平均年龄55岁。2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方法治宜降气止呃。观察组:方用丁香柿蒂汤加味,药用丁香10g,柿蒂10g,竹茹10g,陈皮5g。若痰浊明显者加法半夏10g,茯苓10g,木香5g(后下),砂仁5g(后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的心包积液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16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41.8±13.4岁,所有患者均心脏彩超检查为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在超声室采用二维B超直接介导下穿刺置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分析显示,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明显变化(P〈0.05),对研究对象采用心包引流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完全缓解患者为22例,占88.00%,部分缓解患者为2例,占8.00%,无效患者为1例,占4.00%,其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后均无出现继发性感染、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随访半年均未出现心包缩窄临床症状。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醒脑静合并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合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肺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及可拉明治疗,对照组给予可拉明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合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比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9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和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抗心衰和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心衰纠正时间;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心衰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对比,左西孟旦效果更好,可更快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2),观察组在常规纠正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左西孟旦,先用负荷量12μg/kg,10 min内静脉注射,随后维持量0.1μg/(kg·min)静滴,如患者能耐受,则2 h后增加剂量到0.2μg(kg·min),维持静滴,疗程24h;对照组应用多巴酚丁胺,以2μg/(kg·min)静滴开始,如患者能耐受,则2 h后加到4μg/(kg·min)持续静滴,疗程24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1);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LVEF、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均0.05);观察组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1例,对照组出现偶发性室性早搏、心动过速6例,经处理后均恢复。结论: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疗效显著,而且药物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叶酸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1日~2018年3月1日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共62例,随机法原则分成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叶酸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对Hcy、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4.52%和90.32%(P 0.05);两组患者血浆Hcy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FMD)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内皮素-1(ET-1)、血栓素A2(TXA2)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NO、FMD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ET-1、TXA2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结论叶酸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改善老年高血压病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联合治疗组。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组在卡维地洛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左心室内径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心功能各项指标较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卡维地络联合坎地沙坦能够更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临床效果比单一用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本院2009—2010年50例急诊ACS患者(病例组1,再血管化前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各房室大小、瓣口血流速度、E/A值等,并应用Simpson’s法测定所有患者的LVEF,病例组入院24h内测定NT—proBNP,比较NT—proBNP与LVEF、E/A值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LVEF值为(O.519±0.109);LVEF与NT—proBNP对数值呈显著负相关(r=-0.788,P=0.001)。结论NT—proBNP能较准确的评价急诊ACS患者左室功能,与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用药的特点,为今后及早诊断、有效用药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175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常有多种诱因及多种病因存在,临床诊治工作难度大,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本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早期误诊9例,误诊率5.1%;死亡19例,病死率10.9%,死因依次为泵衰竭7例,恶性心律失常4例,猝死3例,多器官衰竭3例,代谢紊乱2例。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多病因并存,治疗矛盾多,须多学科协作,调控各系统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