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东霞  刘靓  黄学耘  袁敏  罗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48-2749
目的:探讨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特点.方法:对173例中年人进行体检及问卷资料分析.结果:61例40~55岁中年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血脂异常、吸烟、饮酒与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结论:40~55岁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应列为重点人群关注.  相似文献   
2.
比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OE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检测血镓及尿镓含量的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测定1例注射金属镓中毒患者的全血、动脉血、血清镓含量。采用ICP-MS测定的镓元素在0~10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766.259 8X+3.367,r=0.999 4),血镓和尿镓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90%~103.10%及98.97%~104.83%,检出限0.022μg/L,定量下限0.7μg/L。ICP-OES测定的镓元素在0~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5.599X+2 680.592,r=0.999 59),血镓及尿镓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60%~106.25%及104.82%~106.12%,检出限0.001 mg/L,定量下限0.006 mg/L。稳定性试验显示,尿液样本于4℃冰箱内可保存14 d...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多普勒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相关性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临床经CT或MRI扫描证实的脑梗死患者56例,进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56例脑梗死患者,有颈部血管异常52例,总异常率为92.8%.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性质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使得高血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我国1979年大规模普查其发病率为7.8%,1991年全国30个省市调查结果为11.88%,我院2010年健康体检的15152人中,其中患高血压有2036人,占13.44%。现就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例1:男,54岁.全身搔痒伴红色斑丘疹1周.于1996年4月7日来所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约10分钟推毕,自诉不适,继而昏倒在地.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的损伤情况。方法择取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作业工人156人,设为噪音组,取同期在无噪音环境中的体检者150人,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压、心电图、纯音电测听结果。结果噪音组与对照组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9.62%、3.33%,噪音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噪音组心电图24例(15.38%)出现异常,对照组心电图(7.33%)出现异常11例,两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噪音组与对照组听力受损分别为16.0%、8.0%,噪音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均会受到一定程度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铅对铅从业人员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体检并血铅超过正常值的接铅作业人员共68例,选择健康体检自愿者68例为对照组,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的认知功能相关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检测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3);延迟回忆和注意力下降和MOC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体内血铅量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主要表现为延迟回忆和注意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黎东霞  胡红  袁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68-1869
目的探讨尘肺病误诊的原因,引导临床各科医生重视,减少临床误诊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照9例患者临床诊断与职业病诊断组的诊断结果,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2例其他疾病患者临床误诊为尘肺,7例尘肺患者临床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加强后前位胸部X射线片的质量控制,提高胸部X射线片的质量;加强尘肺诊断医师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培训;加大尘肺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能有效提高尘肺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8岁。因高热、畏寒伴腹泻、腹胀5天,鼻衄2次,于1995年12月30日收入院。查体:体温37.7℃,脉搏93次/分,呼吸12次/分,血压14.5/8.0Kpa,咽充血,双扁桃体不大,双腋下见散在针尖样和抓痕样出血点,双手注射部见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球结膜充血伴轻度水肿,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四肢无水肿。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28.0×10~9/L,中性0.66.淋巴0.19,单核0.05,异淋0.10;血K~ 2.9mmoL/L,BUN4.4mmol/L;X线胸片正常;粘液大便,白细胞( )/HP;尿蛋白( ),白细胞咆0~3/HP,初步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否认有肾病及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