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8例)、观察组(n=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对观察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 d的NIHSS评分、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治疗后14 d的NIHSS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 d、7 d、14 d的NIHSS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 d的ADL评分、治疗后7 d的ADL评分、治疗后14 d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 d、7 d、14 d的ADL评分(P<0.05);观察组临床总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效率(79.17%),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减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率显著,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检测意义。方法将200例偏头痛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在急性发作期进行TCD检测血流速度。结果偏头痛患者不同年龄段急性发作期脑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与同名动脉比较,偏头痛患者MCA及PCA、VA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偏头痛患者TCD检测的总体表现脑血管血流速度增快。有先兆偏头痛与无先兆偏头痛的2组血流速度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TCD能敏感地反映偏头痛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颅脑血管舒缩功能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TCD检测结果可作为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鼻饲留置胃管法干预)和试验组(100例,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干预),两组患者均行口肌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吞咽功能、误吸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评分均升高、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MMASA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FEE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误吸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减少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自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病例编号的数字奇偶性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为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早期综合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年龄≥70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均符合溶栓条件,其中家属同意溶栓治疗有20例,即溶栓治疗组; 家属不同意溶栓治疗有20例,即非溶栓治疗组,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近期各时间段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溶栓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非溶栓治疗组(P<0.05); 2组患者在治疗后mRS评分远期疗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2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对高龄急性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时空模式探讨短暂任务线索消除任务切换代价的神经机制.方法 19名被试依据不同长/短时程( 1000/100 ms)呈现的线索,按键分别完成中文Stroop颜色单字词的词义或颜色判断任务,连续两个任务之间存在两类接替关系:同类任务重复和异类任务切换.对行为绩效和19通道ERP均行2(线索时程:长/短)×2(任务接替:重复/切换)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反应时切换代价(切换减去重复):短线索[ (0.80 ±40.7) ms]与长线索[(15.0±33.3)ms]差异存在显著趋势(t(18)=-1.77,P=0.09).正确率切换代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P统计参数映像提示:在线索加工阶段,线索主效应先后出现在前额-后枕区(1 00 ~ 200 ms)、额顶-颞枕区(200~500 ms)以及额顶网络-枕区(500 ~ 900 ms).在任务执行阶段,线索主效应先后出现在左侧额区(300 ~400 ms)和顶枕区(400~ 900 ms);任务主效应起始于右侧(500 ~ 600 ms)并扩散至双侧(600 ~ 900 ms)额中央顶颞区.结论 短暂线索不仅在线索加工阶段可早期启动额顶网络的准备,而且在任务执行阶段促进左侧额叶对线索的提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利用AX型连续操作测试(AX-CP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时空模式探讨上下文加工的任务概率效应及其脑机制。
方法在AX-CPT任务中,18名大学生仅要求针对反应线索A后的反应探针X按键,而对抑制线索B后的各类探针X或Y均不
反应。设立3组互补的AX型/AY型任务概率:0.55/0.15,0.35/0.35,0.15/0.55;保持BX型和BY型任务概率恒定,均为0.15。行
为绩效和ERP数据分别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反应线索A概率愈高,AX型反应愈快且BX型虚警愈多。ERP
的F值统计参数映像显示概率效应显著脑区和时段分别是:线索A:顶中央区(300~350 ms)与左枕区(450~500 ms);线索B:右
前额(350~500 ms)和左前额(750~950 ms)。AX型探针:右额顶(200~250 ms)、左额极、右背前额及双顶区(300~400 ms)和双顶
枕区(400~650 ms);AY型探针:额中央区(350~500 ms)-P3效应;BX型探针:右颞区及左枕区(300~350 ms);BY型探针:左颞区
(150~250 ms)。结论任务概率不仅影响反应型线索编码和抑制型线索期待,而且分别调节了四种类型探针加工相关的神经集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时空模式探讨视觉突出性目标加工的神经机制.方法 16名受试者执行视觉搜索任务,按键判定4个项目中是否存在1个目标,其中目标和1个分心物可能具备颜色突出性.行为绩效和ERP数据应用2(分心物突出性:有、无)×3(目标:缺失、低突出性、高突出性)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反应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1.99,29.79)=21.56,P=0.00).低突出性目标的搜索反应时间在分心物突出性存在[ (552.57 ±82.32) ms]和缺乏[(540.47±75.68)ms]条件下差异显著(t(15)=-2.489,P=0.025).高突出性目标的搜索反应时间在分心物突出性存在[(527.14±77.84) ms]和缺乏[(527.77±78.31)ms]条件下无显著差异(l(15)=0.162,P=0.873).ERP的F值统计参数映像提示:在知觉阶段(350 ~450 ms),分心物和目标的突出性效应分别出现在处理刺激新奇性的右额顶颞区和视觉加工相关的顶枕区,两者的交互效应存在于刺激熟悉性加工及分类相关的左颞区(450~ 600 ms).结论 高突出性目标的迅捷加工得益于早期其与分心物的并行处理以及后期左颞区熟悉性网络对其的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例 CVST 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为48岁、63岁。1例有眼球感染,另1例无明显诱因。2例均有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病情迅速加重。2例头颅 CT 检查均出现两侧大脑半球肿胀,局部出血灶和明显占位效应,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局部静脉、静脉窦不显影。1例腰椎穿刺颅内压升高,呈血性脑脊液。2例患者经抗凝等综合治疗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 CVST 以头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迅猛,头颅 CT 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肿胀,局部出血,占位效应明显,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