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新生儿科新上岗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培训的内容,运用ABC时间管理法。结果:新上岗护士完成培训内容,顺利完成当班的工作。结论:运用ABC时间管理法,使新上岗护士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及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维碘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56例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用皮维碘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5.853,P=0.016)。结论: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用皮维碘外敷,疗效显著,可提高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care unit,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原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对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进行调查分析及总结.结果 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新生儿自身因素、药物的应用、侵入性操作、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消毒液因素.结论 对造成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护理干预,达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插胃管方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经口插胃管法,对照组采用经鼻插胃管法,比较两组早产儿在插管过程中呕吐、呛咳、紫绀发生及插管一次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较对照组早产儿在插管过程中一次成功率高,呛咳、紫绀发生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经口插胃管法一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今福生抗菌膜使用对肺癌开胸术后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将开胸行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今福生抗菌膜进行喷涂.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换药,观察各自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情况明显改善,伤口疼痛评分也明显降低.结论 肺癌开胸术后应用今福生抗菌膜能有效地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舒适护理在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期间的影响.采取在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期间从吸痰、体位、护理操作、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将舒适护理融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程中,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给低体重儿周到的舒适护理,使其在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均达到最佳的状态,促进低体重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期间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建  李素萍  黄科志 《全科护理》2009,7(33):3043-3044
为探讨舒适护理在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期间的影响。采取在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期间从吸痰、体位、护理操作、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将舒适护理融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程中,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给低体重儿周到的舒适护理,使其在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均达到最佳的状态,促进低体重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 mL注射器进行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及患儿疼痛情况.[方法]将300例需动脉采血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5 mL注射器接5号头皮针采血;实验组直接采用1 mL注射器接5号针头采血,两组均专人操作.比较两组采血成功率,发生淤斑、血肿、误入静脉及患儿疼痛情况.[结果]两组采血成功率,发生淤斑、血肿、误入静脉及患儿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用1 mL注射器进行桡动脉采血,可减少采血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临床呼吸机使用中经常采用自主呼吸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过程中气道内均保持正压的通气模式(CPAP).20世纪90年代后期鼻塞式CPAP(NCPAP)广泛应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不张、肺水肿、早产儿呼吸暂停等疾病.但在治疗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鼻中隔损伤,这是在治疗抢救患儿生命的同时在护理上不容出现的,我科自制鼻保护贴在NCPAP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