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机会性感染是指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原本已寄生在人体中的一些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造成疾病,或者对环境中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所造成的感染,而这些病原微生物对于一个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来说一般不会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干预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4年本院就诊的单侧突发性面瘫患者104例,均符合《神经病学》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男46例,女58例;年龄20-55岁;病程1—25d;排除中枢神经性病变。104例分为A组(发病〈15d)和B组(发病16—25d)各52例,2组除病程有差异外,其它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治疗方法相同。①心理疏导:有针对性解说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焦虑。②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局部冲洗治疗结核性脓腔的护理方法,得出结论:持续脓腔冲洗,同时配合精心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每天定期冲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疑似结核病病人结核菌感染情况。[方法]按性别及5个年龄段统计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共8 884例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结果]阳性率(包括强阳性):男61.6%,女69.5%,55岁以下男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阳性率:男31.1%,女42.9%,7岁~35岁男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和强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19岁~55岁达高峰,≥56岁逐渐下降。[结论]本组病例结核感染率偏高,5个年龄段病人的结核感染情况各有特点,且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结核形成空洞、结核性毁损肺、肺结核继发曲菌病、支气管胸膜漏等手术后的疗效影响及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我科行肺结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咳嗽训练排痰,实验组在采用咳嗽训练排痰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2组血气分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90%的患者于术后3~5 d顺利拔管,其余患者术后14 d内拔引流管,2例出现肺不张,1例因痰液阻塞呼吸道而造成重新插管上呼吸机.实验组术后3~5 d顺利拔管的患者达96%,其余患者在10 d内拔引流管,无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2组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肺结核手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及咳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对呼吸道、引流管等项目的 护理,利于术后肺叶复张,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肩关节松动术结合针刺火罐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肩关节松动术结合针刺、火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5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均行电针及火罐治疗。观察组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前后采用Com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Comstant-Murley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肩周炎的治疗中增加关节松动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方法:把69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脑卒中患者中护理干预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发生肩-手综合征有重要意义,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发生肩-手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留置导尿更换集尿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B组每4天更换一次集尿袋,C组每7天更换一次集尿袋。分别在留置尿管第4、7、10、13天采集尿管分叉上缘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尿细菌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组尿细菌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C组比B组节省人力物力。结论留置尿管的病人每7天更换一次集尿袋为宜。  相似文献   
9.
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内科黄秀金(百色533000)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水平较差,许多病人在住院期间病情能够得到满意的控制,但出院后,由于缺乏自我护理知识,不能很...  相似文献   
10.
黄农锐  黄秀金 《广西医学》2007,29(9):1468-1470
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50%;在整个脊柱中,又以腰椎的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1].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配全身支持及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达到治愈病灶,缩短疗程和恢复机体功能的目的.我院用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46例,现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