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淋病患者合并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淋病患者往往合并衣原体和(或)支原体感染,在诊断和治疗时应予足够重视。现将我所1995年2月至1996年3月淋病合并衣原体和(或)支原体感染的情况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经淋球菌培养确诊的淋病患者119例,其中男98例,女21例,男∶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梅毒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运用PER扩增了梅毒螺旋体(Tp)的DNA多聚酶I基因(polA)的特异性片段,检测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用该方法检测了118例生殖器溃疡,同时用Tp PCR试剂盒和血清学方法平行检测同批病人的溃疡或血清标本。结果polA PCR只在扩增Tp时有特异性产物,灵敏性约为20个Tp拷贝;检测118例生殖器溃疡标本,用Tp PCR试剂盒为对照,polA PCR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96.8%和95.7%,两种PCR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x2=0.25,P>0.05);polA PCR方法与血清学方法对一期梅毒诊断结果差异有显著性(x2=4.45,P<0.05)。结论polA PCR方法高度敏感、特异,在一期梅毒诊断中优于血清学方法,可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用于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梅毒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运用PCR扩增了梅毒螺旋体(Tp)的DNA多聚酶I基因(polA)的特异性片段,检测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用该方法检测了118例生殖器溃疡,同时用Tp PCR试剂盒和血清学方法平行检测同批病人的溃疡或血清标本.结果polA PCR只在扩增Tp时有特异性产物,灵敏性约为20个Tp拷贝;检测118例生殖器溃疡标本,用Tp PCR试剂盒为对照,polA PCR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96.8%和95.7%,两种PCR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x2=o.25,P>0.05);polA PCR方法与血清学方法对一期梅毒诊断结果差异有显著性(x2=4.45,P<0.05).结论 polA PCR方法高度敏感、特异,在一期梅毒诊断中优于血清学方法,可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用于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神经梅毒(NS)发病呈增长趋势。神经梅毒可发生于梅毒病程各阶段。早期神经梅毒症状轻微或无症状,采用脑脊液(CSF)免疫、生化指标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低,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影响正确治疗,使其可能发展为晚期梅毒,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的早期神经梅毒诊断的方法。本文综述并比较多种神经梅毒CSF检测方法,提示16S rRNA PCR具有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TP)、区分TP存活状态并判断疗效、不受HIV和CSF等因素影响的优点,预期该方法的建立及推广将提高早期神经梅毒的诊断,对预防和控制神经梅毒、减少晚期梅毒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患者解脲脲原体(Uu)分离株的血清分型与分子分群的分布状况与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液体加固体的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解脲脲原体临床菌株,纯化后采用PCR扩增Uu多条带基因进行分子分群,采用代谢抑制试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从377例性病门诊患者中分离到Uu 117例,阳性率31%.其中男性54例,阳性率46%;女性63例,阳性率54%.成功进行分子分群114例,其中生物1群47例,占41.2%;生物2群67例,占58.8%;进行血清分型60例,其中单个型别41例,占68.3%;多型别合并19例,占31.7%.出现频率高的型别为7型24例(29.63%),2型19例(23.46%),14型11例(13.58%)和4型7例(8.64%).未见3、5、12、13 4种血清型别.16.7%Uu分离株(10/60)存在分型与分群结果不符情况.结论 性病门诊患者Uu分离株中,生物2群所占比例多于生物1群,血清分型以7、2、14、4等型别常见,发现部分菌株分子分群与血清分型结果不符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门市女性吸毒人群中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方法:对67例女性吸毒者的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性病37例,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30例,HIV感染者3例,梅毒2例,尖锐湿疣1例,生殖器疱疹1例。女性吸毒者中检出率为55.2%(37/67),高于男性吸毒者中的44.2%(57/129),但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女性吸毒者中性病感染情况严重,是性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改良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01株淋球菌共检出PPNG 32株(31.7%)、TRNG 20株(19.8%),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及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1%、91.1%、89.1%和2.0%,未发现耐头孢曲松钠的菌株.淋球菌交叉耐药情况较为严重,79.2%菌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84.2%菌株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结论头孢曲松钠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衡阳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大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两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应用C-C法和细胞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已有多年,现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如下。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1998年1~8月在我所性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702例。其中男1124例,女578例,年龄18天~76岁,平均年龄31.4岁。大多数患者有既往治疗史。部分男性患者有尿道不适、下腹部及两侧腹股沟疼痛感;女性患者常有白带增多,偶见盆腔炎及附件炎等。标本的采集 男性患者取尿道拭子2支,常规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第一支无菌拭子插入尿道口内2~3cm,捻转拭子以获取上皮细胞及分泌物,取出后作C-C法检测;第二支无菌拭子…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江门地区性病患者中生殖支原体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5年广东省江门地区性病患者生殖支原体(Mg)感染情况,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84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生殖支原体脱氧核糖核酸(Mg DNA).结果 性病门诊患者Mg阳性率为17.86%,男性患者阳性率为21.21%,女性为5.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2,P>0.05).PCR对Mg标准菌株(G37)敏感度为10 ccu/ml.对10种其他支原体和10种相关微生物均未出现交叉反应.结论 江门地区性病患者中存在Mg感染并较为多见,在防治工作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暗娼人群梅毒血清学阳性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暗娼人群梅毒血清学阳性及其相关因素情况,为针对性开展高、中、低档暗娼梅毒防控活动及实施防治性病对预防艾滋病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开展桑拿、发廊、站桩点和餐厅陪吃点等场所的外展活动,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暗娼调查表》对各档次准入暗娼(CSWs)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作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暗娼人群中特异性梅毒血清学(ELISA)检测总阳性率6.69%,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TRUST)检测总阳性率3.85%,其中高、中、低档暗娼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0%和3.14%、5.97%和1.49%、18.28%和9.68%;暗娼总梅毒血清学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P值<0.10的分别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户籍、最近1月安全套使用频率;高档暗娼结果P值<0.10的为文化程度;低档暗娼结果P值<0.10的为过去1年是否出现过性病症状、最近1月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暗娼是梅毒高发人群且各档次暗娼梅毒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暗娼梅毒感染与社会人口学和行为特征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