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消瘅汤逆转糖耐量低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瘅汤治疗糖耐量低减(IGT)的疗效.方法:将90例糖耐量低减的患者随机分为消瘅汤治疗组45例,二甲双胍对照组45例.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消瘅汤组降糖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与二甲双胍组总有效率84.44%疗效相当(P>0.05),但消瘅汤能降低MBI、FINS、2hINS、TC、TG、LDL,并能提高HDL、IA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且LA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瘅汤能明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可逆转糖耐量低减.  相似文献   
2.
3.
1978~1982年期间,我科共收治晚期烧伤疤痕挛缩患者91例,其中男性46例,占50.5%,女性45例,占49.5%。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58岁,青少年占半数以上。烧伤疤痕挛缩部位上肢包括手指共60例,占65.9%:下肢包括脚趾12例,占13.2%;颜面部13例,占14.3%。颈部3例,占3.3%;会阴部8例,占3.3%。距烧伤时间最短8个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痹康汤剂结合胰岛素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降糖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糖痹康汤剂,疗程共3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检查3项总积分的变化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2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检查3项总积分明显下降,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比较,临床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检查3项总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痹康汤剂结合胰岛素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者,男,65岁.因"突发意识障碍1天余"于2010年8月14日入院治疗,查头颅CT提示:右侧桥脑出血,为预防感染于2010年8月17日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商品名:悦康力欣,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00402)3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一日2次,20lO年9月4日停药,共计19天.期间还使用了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醒脑静注射液、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20%甘露醇、贝那普利片、特拉唑嗪片等10余种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2例基孔肯雅热患者的早中期中医证候特点,以及中药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今后的基孔肯雅热防治工作积累经验,为中医辨治基孔肯雅热提供思路。方法:46例患者分为中西结合组22例及西医组24例,西医组予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早期患者采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中期患者采用清心凉膈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持续时间。结果: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100%)、恶寒(90.91%)、口苦(54.55%)、口渴(59.09%)、头痛(59.09%)、肌肉酸痛(63.64%)、肢体困倦(63.64%)、纳差(63.64%)、关节疼痛(77.27%)、皮疹(68.18%)、关节屈伸不利(54.55%)、舌红(50.00%)、苔薄白(50.00%),脉浮(63.64%);中期发热、恶寒减少,而皮疹增多(72.73%),伴汗出(45.45%)、关节疼痛(40.91%)、肌肉酸痛(36.36%)、溲赤(36.36%)、1:1渴(36.36%)、脉濡(45.45%)或滑(45.45%)。2组患者治疗后发热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及皮疹持续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关节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旱中期中医辨证治疗可缩短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瘅片对肥胖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消瘅片治疗组36例,采用消瘅片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75);安慰剂组30例,采用维生素B1治疗(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349)。疗程4周。两组均予一般治疗: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等。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等指标的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FINS、2hINS、HOMA-IR均明显下降(P〈0.05),IAI明显上升(P〈0.05)。安慰剂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消瘅片可降低胰岛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治疗IGT有效。  相似文献   
8.
消瘅汤治疗糖耐量降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消瘅汤治疗糖耐量减低(IG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的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采用消瘅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为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糖、胰岛素、IAI、血脂(除高密度脂蛋白)及血压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瘅汤能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逆转糖耐量减低,对机体进行多方面综合调节,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健脾开胃饮治疗小儿厌食症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淑玲 《新中医》1999,31(4):31-32
我们于1997年1~9月运用广东省名老中医何炎主任医师验方制成的健脾开胃饮,治疗51例厌食症患儿,观察了治疗前后患儿生长发育指数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来自本院门诊,经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厌食患儿85例,其中治疗组51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