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随之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可引起患者骨痛、睡眠差、易骨折及致残等后果,往往严重影响和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140例,经过规范的康复护理,并评价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方法对46例应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相关护理。主要从治疗前健康状况评估和心理护理,治疗中、治疗后观察,饮食护理,针眼护理,功能锻炼,出院宣教等方面具体护理。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皮肤护理、健康宣教,功能锻炼及随访,均能耐受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未出现不适或药物过敏反应,未出现晕针、误穿、加热温度过高所致轻度烫伤的现象,未出现针眼处皮肤感染等现象。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出院1周后疼痛、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等均较前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银质针导热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做好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参与的意愿将纳入研究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住院期间给予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常规护理指导,每周定期以座谈、讲课形式开展健康宣教1次;出院时由病区护士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采用以病友会为载体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每年1~2次。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全程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开展"温馨病房、温情护患"活动;实行集中式的专业化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定期召开病友会;建立有效专病微信沟通平台,出院后随访等。干预1年后,从患者疾病Bath指数、疼痛指数、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疾病Bath指数、疼痛指数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全程护理模式为载体管理模式开展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的拉近患者的距离,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及提高疾病Bath疼痛指数,对其控制疾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随之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可引起患者骨痛、睡眠差、易骨折及致残等后果,往往严重影响和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140例,经过规范的康复护理,并评价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方案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实验组患者实施干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更明显,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总体健康感觉(GH)、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功能(RP)、情感功能(RE)、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精力(VT)方面得分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均有效。"骨质疏松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不仅对开展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使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切实的应用。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不同症状和证候实施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措施,使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说明在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护理方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对3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术后病人进行舒适改变的原因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影响病人术后舒适的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结果 3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影响程度最重的前4位因素依次为:腹胀14例(46.7%),二便障碍12例(40%),绝对卧床活动受限10例(33.3%),手术切口疼痛6例(20%).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 ,为龋齿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于 1999年 5月对本地区一所幼儿园 60 6名儿童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60 6名幼儿园儿童 ,男 3 68人 ,女 2 3 8人 ,年龄3~ 7岁。1.2 方法 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按 WHO的诊断标准进行。2 结 果  调查的 60 6名儿童中 ,患龋 1994人 ,患龋率 3 2 %。龋齿数为 2 3 5颗 ,龋均 0 .3 9,患者龋均 1.2。男孩患龋率 3 4% ,女孩患龋率 2 9% ,这可能与女孩比较注意口腔卫生有关。见表 1。表 1 男、女孩患龋率和龋均比较性别受检人数患龋者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烫熨治疗和耳穴贴压配合肌肉收缩训练和核心稳定训练对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在基本护理基础上增加上述中医外治手段,并辅以康复训练。结果 2组患者1个月后生活质量、疼痛情况、患者满意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而对照组的愈后指标没有显著改善。结论在积极抗骨质疏松的同时,通过实施中医外治配合康复训练,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可以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获得良好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 1999年开始应用德国拜耳公司提供的联苯苄唑乳膏剂 (美克 )治疗真菌病患者 4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局部真菌病患者 ,其中体股癣 19例 ,手足癣 2 1例。男性 2 4例 ,女性 16例 ,年龄 3~ 6 0岁。病程最长 2 .5年 ,最短 1周。1.2 治疗方法 每位患者在就诊时均给予联苯苄唑乳膏剂 ,早晚各 1次嘱其将乳膏均匀薄薄地涂抹于患处 ,4周 1疗程 ,第 2周随访 1次。在此期间不用任何针对本病的药物。1.3 疗效判断 痊愈 :皮疹完全消退 ,瘙痒消失。显效 :皮疹消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